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十年来,疮疡科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阳证疮疡相对减少,阴证疮疡患者逐渐增多,且随着抗生素的应用,阳证疮疡较为容易治愈,而阴证疮疡因其多数创面的病菌已具有耐药性,抗生素的作用并不大。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的研发,西医在创面修复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难愈性创面仍是其面临的修复难题。

  • 标签: 温通法 寒凝血瘀 内治法 外治法
  • 简介:一名78岁糖尿病足女性,右足Ⅰ~Ⅴ趾混合性坏疽,外院建议行截肢手术,患者拒绝并求助于中医治疗。应用指导中药内服,配合常规疮面外治、营养治疗,1个月后感染控制,2个月后缺血性疼痛明显改善,3个月后患足转为干性坏疽状态,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4个月后坏疽足趾逐步完成无损伤离断,9个月后残端疮面愈合。此患者良好的转归提示着可以促进坏疽肢体离断和疮面愈合,为治疗糖尿病性足坏疽补充了一种自然、安全的截肢

  • 标签: 温通法 自然截肢法 糖尿病性足坏疽
  • 简介:阳不在,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的《温热论》,其日:“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热病救阴犹易,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阳不在,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湿邪腻浊濡滞,既可阻滞阳气,又易损伤阳气。湿热之偏重,化燥化热,变证最多,用药较难。

  • 标签: 通阳 利小便 《金匮要略》
  • 简介:三焦为全身水液、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湿邪黏滞,内外相合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影响三焦气化及运行气血津液的功能。从三焦的角度来探讨湿病是如何宣一身之气机,从而达到阳的目的。

  • 标签: 湿温病 三焦 通阳 利小便 气化
  • 简介: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用薤白有四方,后世对于书中薤白功用之论在金前后出现分水岭,本文通过考证仲景时期对薤白的普遍认识与仲景在《伤寒论》中薤白用法、用量及配伍的变化,论仲景用薤白之本意。

  • 标签: 薤白 温补 伤寒论
  • 简介:病治疗学的方法之一,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优势,邪致病应以透邪之法为纲,邪在于卫分,应宣通气机,透邪于外;邪在气分,当调畅气机,寓清于透,透热于外;邪在营分则当“透热转气”使营分之邪转出气分而解;邪入血分则应以清营凉血,使邪热随斑出而向外透解。只有理解和应用好透.才能更好的应用中医药治疗温热病。

  • 标签: 温病 透法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消肿外敷方患臂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予消肿外敷方患臂敷,对照组予安慰剂患臂敷。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d上肢臂围和患肢症状评分,最终评价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1.3%,对照组为68.9%,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治疗局部辨证为寒证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一定疗效。

  • 标签: 温通消肿外敷方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的临证意义,分别为肺不忘祛风邪、补肺气应贯穿的始终、脾肾同温是取效关键,并结合临床病案进一步说明在临床中的地位。

  • 标签: 温肺 临证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古籍中风病与冬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常用方。冬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的要方。结论:病古籍中风与冬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病位较风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则以清里热为主。

  • 标签: 冬温 风温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甲状腺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火针补组4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造模成功后,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大鼠均继续给予维持剂量的丙基硫氧嘧啶,同时西药组给予0.08%甲状腺片混悬液灌胃,火针组用细火针点刺,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4w后摘取甲状腺做病理检测。结果:病理检测显示,火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镜下见甲状腺形态有明显改善,且接近正常。结论:火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甲状腺具有保护作用,且与西药作用相当。

  • 标签: 火针 温补法 甲状腺 病理形态
  • 简介:目的通过中医肾祛痰调周与西药结合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等中医治疗加口服西药,对照组只采用口服西药的常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各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激素水平改善情况,3个月及6个月以后分别统计两组的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前后睾酮(testosterone,T)、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及LH/FSH比值,治疗组治疗后激素水平明显改善(P〈0.01)。6个月以后统计,治疗组妊娠率60.0%,对照组妊娠率35.6%,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肾祛痰调周加西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较好地促进卵巢排卵及月经正常来潮,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施治 电针治疗 西医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1腑法治疗重症脑血管病的理论依据〈br〉是以“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1]为理论依据的。医圣张仲景对此论述颇多,涉及“下法”之治,就有50余方。金元时期,攻下派医家张从正认为“下药乃补药也”,对“大积大聚,大病大秘,大涸大坚”,均给予下法,使在医林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病学派吴鞠把“下法”运用于病之中,制定了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及导赤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从而更加丰富了“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通腑法 脑血管病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输刺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输刺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卡马西平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输刺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输刺法 温针灸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刮痧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善腰椎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温刮痧,观察两组的腰椎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温通刮痧 寒湿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肢体运动能力
  • 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王彦恒经过50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不通则乱,乱则不通"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病机,"精神障碍,以通为本"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灵活使用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清泄阳明、活血化瘀等各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通法 王彦恒
  • 简介:杨栗山是清代著名医家,所著《伤寒疫条辨》,融合百家之长,辨明伤寒疫,创立升降散名方,在中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读《伤寒疫条辨》,不仅要学习先贤运用升降散及其变方的临床经验,还要领会杨栗山传承创新的精神,发皇古义,创新学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杨栗山 伤寒温疫条辨 升降散 方剂 瘟疫
  • 简介: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本人近年采用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收到一定效果。且治疗方法简单,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一般经1~2次治疗就有明显好转,3~8次治疗后均能痊愈。

  • 标签: 火针疗法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肩周炎 面神经麻痹
  • 简介:1ClinicalDataApatient,39yearsold.Twoyearspriortothevisit,thepatientbegantofeelthathispenileerectionmaintainedashorttime,withitsdynamicsinadequate,ejaculationpowerless,andhislowbackandkneesweak.Hewasmentallyfatigued,withlowsexualdesire.Helookedabitpale,coldlimbsandaversiontocold,andhadapaletonguewithathincoating.Hewasdiagnosedwithprematureejaculation.

  • 标签: 早泄 针灸疗法 温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