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不仅为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至今为止,中医药学仍在中国的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世界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是中国在现代国际交流中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

  • 标签: 《本草纲目》 中医药学 李时珍 药王 医疗保健事业 世界各地
  • 简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炎性结肠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笔者采用慢结口服汤和慢结灌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结汤 临床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抑癌方抗大肠癌肝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防治组、联合组,以5×106个/ml浓度的LoVo细胞悬液0.2ml接种于裸鼠脾脏,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后4组分别予扶正抑癌方治疗、5-Fu治疗、扶正抑癌方防治、扶正抑癌方+5-Fu治疗,分别从移植瘤和转移瘤的重量、形态学以及血清癌胚抗原浓度来观察扶正抑癌方的疗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防治组、联合组、化疗组脾脏接种瘤、肝脏转移瘤重量均减轻(P<0.05),其中联合组低于化疗组(P<0.05);而且联合组、化疗组CE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抑癌方联合5-Fu可以降低模型动物的肝转移发生率,抑制脾脏接种瘤、肝脏转移瘤的生长.

  • 标签: 扶正抑癌方 大肠癌 转移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三七、青黛、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免疫细胞介导Fas/FasL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组、青黛组、马齿苋组、混合组(三七、青黛、马齿苋)、柳氮磺胺吡啶片组(SASP组),并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T细胞免疫机制UC模型。造模后各组第3天起开始分别以生理盐水、三七、青黛、马齿苋、混合物(三七、青黛、马齿苋)、SASP,1次/d,共5d。第6d处死,剖取结肠,记录病变组织人体损伤指数.常规病理观察各组抗炎效果,并检测结肠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结果:除马齿苋组外.其余各治疗组见不同程度黏膜修复。与模型组相比在组织学分级上有差异。其中三七组、青黛组黏膜大部分较完整,其组织学分级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用药后三七组下调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作用最强,其效果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而与青黛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七组、青黛组、三药混合组的阻断MCP-1水平效应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结论:三七与青黛抗炎、阻断炎症细胞向黏膜上皮游走和免疫细胞Fas/FasL途径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优于马齿苋,显示了三七和青黛可能通过对免疫炎症细胞的阻断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同时提示肠道脉络瘀阻和湿热蕴毒是UC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肠道湿热夹瘀证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三七 青黛 马齿苋 细胞凋亡 FAS/FA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