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张志斌和郑金生二位教授完成的《本草纲目》校注本,选用《本草纲目》金陵版最优本日本国会图书馆本为底本,以图文对照为特色,对原书文字使用、引用文献等各种复杂情况作了精心研究,设计了妥善的解决方案。呈现的成果是当今《本草纲目》的最优本。

  • 标签: 本草纲目 金陵本 影校
  • 简介: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属于临床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是用来初步建立因果关联的一种分析性研究。该研究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2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经典的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病因推论。

  • 标签: 比较效果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为主辨治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紧张型头痛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速效救心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后,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存在组内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效果判定,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更为明显,治疗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速效救心丸为主辨治紧张型头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速效救心丸 中医药 辨证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前列腺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药物组30例,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药物组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针刺组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5),且针刺组在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NIH-CPSI)的总积分和疼痛症状、尿路症状、生活质量亚类评分方面均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是治疗前列腺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针刺疗法 前列腺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研究中,不同的假针刺方法广泛地用于评价针刺对某种病症除安慰效应外是否具有内在的治疗作用。为使试验结果可信和更有可比性,有必要对假针刺方法做个统一的规范。方法:回顾了最近14年高质量的针刺RCT研究,评价其中的各种假针刺方法的恰当与否。结果:根据进针部位、破皮方式、所用仪器的不同,这些假针刺方法主要可以分为5类。结论:最常用的假针刺方法有穴位旁开针刺、远部非穴部位针刺和不破皮假针刺3种,其中远部非经非穴部位针刺可能是比较理想的假针刺对照。另外,对照的设立应结合考虑RCT研究的目的和设计,如非劣效性、等效性、优效性试验。

  • 标签: 针刺疗法 安慰治疗效应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郭氏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对照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郭程湘点穴疗法和针灸刺络法,以内功透穴,点按经络,最后用仰卧提拉法治疗配合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一组针灸刺络法治疗肩周炎;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郭氏点穴疗法配合针灸刺络法显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传统定位旋转复位疗法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郭氏点穴疗法配合针灸刺络法比传统针灸刺络法对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郭氏点穴疗法 针灸刺络法 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