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两种拔除尿管方式的效果对照

/ 2

老年患者两种拔除尿管方式的效果对照

程范华林玉珠陈洁华

程范华*1林玉珠陈洁华

1.海南省人民医院570311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老年患者两者拔除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术后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实验组注入生理盐水至患者有较强的尿意感时拔除尿管;对照组夹闭尿管后至患者有尿意时直接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恢复正常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在首次排尿时间、恢复正常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上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老年患者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后拔管比直接拔管能提早恢复患者自然排尿,有效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关键词】尿管;灌注;老年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35-01

气囊尿管在临床上常用于解除尿潴留、测定残余尿、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等[1],它对人体刺激性小,容易固定,可较长时间留置体内,但也会因病情原因或拔管的指征掌握不严、操作不当、护理不善等,给患者带来一些新的问题[2]。老年患者的泌尿系统容易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膀胱逼尿肌、腹肌、膈肌等收缩力减弱,加上手术后疼痛、长期卧床及留置尿管等,拔管后容易出现排尿困难,需再次留置尿管的情况。为缩短术后老年患者的正常排尿时间、尽早恢复自行排尿,经尿管膀胱灌注生理盐水至患者有较强的尿意感时拔管,与传统夹闭尿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后直接拔管相比,前者极大的缩短了老年患者的正常排尿时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救治的因各种疾病术后需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有泌尿系统肿瘤病史42例、TURT术后留置尿管58例、尿道狭窄史20例,无明显尿失禁及神经源性膀胱病史,年龄60~90岁,平均70岁,拔除尿管的时间为术后第5~7d,手术顺利、病情恢复良好、尿液清亮时拔管。

1.2方法

实验组:拔除尿管前经尿管注入生理盐水200ml,至患者有较强的尿意感时拔管;对照组:夹闭尿管后在患者有尿意时直接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观察两组病人首次排尿时间、恢复正常排尿时间,并行泌尿系统彩超检测膀胱残余尿量。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如表1所述,两组比较的结果在首次排尿时间、恢复正常排尿时间及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与对照组相比,拔管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能有效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尽早恢复正常排尿时间、预防尿潴留。

3讨论

留置尿管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一项技术,由于老年患者存在生理机能下降、长期留置尿管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膀胱顺应性降低、后尿道粘膜水肿等原因,直接拔管后容易出现尿道回缩,增加排尿的阻力,易导致尿潴留而需重新留置尿管。另外,选择尿管不合适、尿道粘膜的损伤及泌尿系感染等,也是排尿困难的原因。因此,如何促进老年患者拔管后尽早恢复自行排尿,预防尿潴留,是临床医务人员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夹闭尿管、间歇排尿以训练膀胱功能后再拔管,此种方法拔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机率较高,其原因是间歇排尿时逼尿肌得不到锻炼,膀胱始终处于无张力状态[4]。另外,也有拔管后采用热敷膀胱区并鼓励患者多饮水的方法观察排尿情况[5],这样增加了医护人员巡视次数,影响尿潴留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同时膀胱小容量时的排尿感以及炎性刺激等因素同时存在,会出现欲排尿却不能的现象。还有学者主张拔管后肌注新斯的明之类的药物来促进排尿[6],但此种药物容易使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流泪、药疹等不良反应。

根据排尿反射的生理特点,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逐渐升高,此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而兴奋,逼尿肌强烈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进一步增强排尿反射形成正反馈,此时拔除尿管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把生理盐水灌入膀胱后,会引发膀胱内压的进一步上升,更加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造成逼尿肌更加强有力的收缩[7],极大提高了自行排尿的成功率。由于拔管后短时间内患者膀胱获得一定的积蓄量,可缩短排尿恢复正常时间。另外,通过生理盐水灌注,形成的尿液可快速冲刷尿道分泌物,去除尿道的刺激性因素,减少感染机会。

应当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多数为高龄,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患,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下降,故灌注时不能注入过多生理盐水,避免引起过度憋尿及疼痛而导致尿潴留,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发作,危及患者的生命[8];也不能注入过少,无法引起尿意,达不到效果。另外,只有在膀胱充盈、感觉到尿意时拔除尿管,才能可以提高拔管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灌注生理盐水至患者有较强的尿意感时拔管能提早恢复老年患者自然排尿,缩短恢复正常排尿时间;还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避免再次导尿给老年患者增加痛苦和感染的风险,其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操作简单,老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保玉,唐文豪,侯小飞,等.导尿术的改良与临床应用.实用医学杂志[J].2010,26(2):295-296.

[2]第荣静.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相关问题及其护理对策.实用医学杂志[J].2008,24(11):1943.

[3]顾胡.留置导尿拔管前两种排尿方法对拔管后排尿情况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J].2012,18(1):60-61.

[4]李玲,金楠,谢静平等.两种训练方法对拔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中国中医药咨讯[J].2012,4(5):531-532.

[5]程茹,王慧,李丽等.TURP术后尿管拔除前膀胱灌注生理盐水的临床意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J].2012,33(6):448-450.

[6]于志刚,周建英,范爽.新斯的明治疗老年患者留置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发生尿潴留76例.中国老年学杂志[J].2012,5(32):2190-2191.

[7]IzardJ,NickelJC.Impactofmedicaltherapyon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wodecadesofchange.BJUInt.2011,108:89-93.

[8]李春光,王松岩,陈岐辉,等.老年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膀胱穿刺治疗的体会.中国老年学杂志[J].2013,8(33):4012-4013.

作者简介:

程范华(1974-),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