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乙酰氨基酚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柱(HypersilODS25gm,4.6mm×200m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一水(35:65);检测波长:249nm。结果:乙酰氨基酚在42.88~128.6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8(n=5);平均回收率为99.5%(n=6),RSD=1.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氨基酚残留,可确认乙酰氨基酚残留的测定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可有效检出。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测定
  • 简介:目的:观察新、旧配方张裕至宝三鞭酒甲酸所致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旧方组、新方小剂量组、新方大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造模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14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蒸馏水,每周称体重1次。第15天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取肝、脾、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右侧股骨,测长度、横径后烘干称重,计算股骨重量指数。结果:至宝三鞭酒新、旧配方均能减轻小鼠的肝脏、胸腺萎缩程度及脾脏肥大程度,升高血钙水平,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增加股骨长度及横径数值。结论:张裕至宝三鞭酒新、旧配方均能对抗维甲酸造成的小鼠骨质疏松,其中以新方大剂量作用最为显著。

  • 标签: 张裕至宝三鞭酒 维甲酸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测定新疆赤芍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将样品柱前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新疆芍药甘氨酸平均含量为5.55%,丙氨酸平均含量3.90%;块根芍药甘氨酸平均含量为5.40%,丙氨酸平均含量3.88%。结论:新疆赤芍中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与药典收载赤芍相近。

  • 标签: 新疆赤芍 柱前衍生化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orandB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

  • 标签: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 Γ-氨基丁酸A受体 Γ-氨基丁酸B受体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含量,为侧柏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并探究炮制侧柏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18种氨基酸;以乙腈-水(1∶1)∶4%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7℃。结果: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中,均含所检测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氨酸、赖氨酸,以河北产侧柏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为最高,安徽产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炮制后16种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可以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差别明显,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

  • 标签: 侧柏叶 氨基酸 产地 炮制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分析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在综合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综合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平衡氨基酸治疗,治疗组采用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P、ALB、PA、ALT、MAC以及AMC六项指标结果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治疗1周后治疗组TP、ALB、PA均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ICU重症患者采用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治疗,可有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同时不良反应较少,更能够发挥药物功效.

  • 标签: 高支链氨基酸 肠外营养 综合ICU 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7例给予单药ATRA诱导分化治疗,观察组21例给予ATRA联合ATO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达CR时间、凝血障碍功能恢复时间、早期死亡率等指标,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早期死亡病例、达到CR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CR时间及凝血障碍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头痛、肌肉关节疼痛、胸闷、口腔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毒副反应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与ATRA单药相比,差异不明显,但其达CR时间及凝血障碍功能恢复时间有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故ATRA联合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TRA ATO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36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18例患者为1组,将三氧化二砷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则为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CR率较高,但是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但是实验组患者达到CR的平均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新稀宝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根据脱水情况,两组患儿均给予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新稀宝片治疗。3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新稀宝片能够显著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新稀宝片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是一种常用的塑化剂,广泛的应用于日程生活的塑料中。塑料的大量使用,使其在环境中的污染增大,其危害性主要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一种简单快速的方式检测其在环境中的含量,而荧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具有这种特性。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对分析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荧光传感器对分析物具有高的敏感性,把两者结合可以实现特定的分析物快速识别。本论文通过使用氧化锌量子点、异硫氰酸荧光素和不同发光颜色的碲化镉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结合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特异性识别,分别制备了DEHP敏感性识别的的荧光分子印迹传感器。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分印迹聚合物 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女性宫颈拭子PCR-HPV6、11、16、18检测阳性患者外敷10%的5-氨基酮戊酸(ALA)于宫颈处;3h后照光。每周1次,共3次,同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隔日一次,连用3月。治疗结束后连续3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宫颈拭子PCR-HPV检查,总结病毒清除率。结果病毒清除率达82%;患者照光局部轻度红斑、肿胀、灼痛、未予治疗自行消退。结论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方法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能有效清除宫颈HPV隐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