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指全身骨骼中骨量减少的一系列症候群,罹患该病者骨髓中脂肪被耗尽,全身骨骼中骨密度和骨质量显著下降,其特征是骨骼中的矿物质的大量流失和骨微结构的不可逆性恶转。骨骼质量的下降与骨折风险的增加,使得该种疾病日益成为公众健康的新难题,在老龄化国家中日益引起关注。诸多学者在中西医不同领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还未对其机制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对目前研究成果加以综合论述,希望对今后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脓毒症高致死率使其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免疫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是致免疫失衡的关键因子,有RAGE、TLRs和CD24等多种受体,可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中药以单体和复方治疗脓毒症均取得一定进展,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共同应对脓毒症挑战。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失衡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受体 中医药 免疫调节
  • 简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是眼科最常见的视网膜疾病之一,其发生率与RVO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VO是由于视网膜动静脉管腔狭窄和舒张限制,造成血液流通受阻,或血管发生血栓栓塞所引起。根据阻塞的部位不同,Hayreh[3]提出将RVO分为三大类,

  • 标签: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尿路刺激症状,尿线变细、尿流中断、进行性排尿困难的梗阻症状,其症状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命质量,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生活压力及负担。本文结合近10年国内外文献,从BPH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BPH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隔物灸作为间接灸的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中,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引发了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度思考。从穴药结合、穴灸结合、穴药灸结合阐述其作用方式;从穴位特异性、药物的透皮性、艾灸的热辐射性分析其作用机制,凸显出该疗法穴、药、灸三位一体作用于机体发挥效应的优势所在。

  • 标签: 隔物灸 穴位 药物 热辐射
  • 简介:目的:基于单胺能神经信号通路探讨逍遥解郁方抗大鼠卒中后抑郁(PS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首先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MCAO)建立卒中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CUMS)结合孤养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28d。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5-HT1AR、5-HT2AR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挣扎时间明显缩短,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不动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干预各组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各组大鼠挣扎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且糖水偏好度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5-HT及NE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血浆5-HT及NE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5-HT1ARmRNA表达明显降低,5-HT2AR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海马组织5-HT1AR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氟西汀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5-HT2AR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逍遥解郁方可显著提高PSD大鼠血浆5-HT及NE含量;其升高5-HT含量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大鼠海马组织5-HT1ARmRNA表达、下调5-HT2ARmRNA表达有关。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逍遥解郁方 5-HT1AR 5-HT2AR 大鼠
  • 简介:近年来,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从超声评价、促进血管新生因子、雌激素和孕酮及其调控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免疫机制等5个方面,对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子宫内膜容受性 机制研究
  • 简介: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精神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大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到2020年,抑郁症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1]。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以药物治疗为主。西药主要针对抑郁症"单胺类递质假说"的机制进行研发,目前主要抗抑郁药物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标签: 疏肝 中药复方 抑郁症 药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