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又到炎炎夏目,饮料在一年四季中,要数夏季喝得最多。然而,各种茶饮料品种铺天盖地,红茶、绿茶、乌龙茶、菊花茶,有糖、低糖、没有糖。每天都在喝,各有什么不同?都该什么时候喝?

  • 标签: 喝茶 夏日 茶饮料 乌龙茶 菊花茶 低糖
  • 简介:盛夏时节,气候炎热,人体大量排出水分,导致消化腺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加上暑气熏熏诱发内热,致使人们食欲不振,而喜食清淡、凉爽的食物。不愿吃含热量高的和较油腻的食物。但是,夏季人体热能消耗很大,若不及时补充营养,则会出现头昏脑胀、四肢乏力等营养不良的症状,使体质迅速下降,形成人们常说的“苦夏”。因此,在膳食调

  • 标签: 饮食 夏日 进补 饮水 保健茶 健康
  • 简介:夏日是果蔬的成熟旺季,时令蔬菜身影纷现,而挂绿着紫的茄子在蔬菜家族中格外显眼,因为它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保健作用。但关于茄子的吃法却让很多人感到纠结,因为做茄子时往往要用很多油才能好吃,而食油过量又对健康不利。那夏季吃茄子这道菜,都有哪些健康的吃法?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补益身体呢。

  • 标签: 茄子 吃法 健康 保健作用 蔬菜
  • 简介:~~

  • 标签: 暧冬
  • 简介:养生酒,相传始于唐朝。玄宗李隆基醉色于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渐渐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太医面奏:“臣东游,闻牛伏山中一老翁,一百四十余岁。”玄宗奇而召之,见乃翁乌发童颜,举止若壮。询其奥秘何在。翁告之道:“乃系百花之精,万药之神,五眼泉之水酿造美酒,常饮所致。”玄宗大喜,遂与贵妃同饮此酒,数日后,精神倍爽,故欣而起名“养生酒”。

  • 标签: 冬补 补养生酒
  • 简介:英国医生日前提醒那些喜欢在夏季穿拖鞋的女士,警惕由此带来的健康隐患。因为拖鞋通常使大面积足部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易增加皮肤发生癌变的风险。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伦敦脚病科医生安东尼·康托斯的话说,拖鞋时下相当流行,但这种鞋使得足部大面积皮肤直接受到阳光曝晒,

  • 标签: 皮肤癌 拖鞋 风险 夏季 大面积皮肤 阳光曝晒
  • 简介:秋冬养阴冬令进补,是早已为大家熟知的养生之道。而春夏养阳、病夏治,作为祖国医学特有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可能还未被多数读者所真正了解。那麽,病是否真的能夏治呢?又有哪些病症适合夏治呢?

  • 标签: 冬病夏治 冬令进补 秋冬养阴 养生之道 春夏养阳 祖国医学
  • 简介:养生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其知道者,还法於阴阳,和於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 标签: 保健 人与天地相参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 形与神俱
  • 简介:人们每天都要喝水,尤其到了夏天更要多喝水。在全球“水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持续、长久的健康?安全饮用水源也成为世界各国专家探讨的重要话题。

  • 标签: 喝水 世界 加减法 H2O 夏日 饮用水源
  • 简介:狼疮性脂膜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少见的皮肤损害,可伴发多脏器损害,常是病情活动(61.5%)的征兆,临床罕见,治疗非常棘手。中药治疗狼疮性脂膜炎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的患者单独用中药即可控制病情,有的患者需联合西药治疗,但会减少西药的用量、抑制副作用的发生,且不会导致机体抵抗力的下降。笔者有幸师从房定亚教授,

  • 标签: 狼疮性脂膜炎/中医药疗法 凉血活血 解毒散结
  • 简介:当今,“病夏治”的道理已经越来越为人所知,但人们是否知道,可以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或贴药)治疗,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效果呢?

  • 标签: 冬病夏治 节气灸 时令节气 强壮作用 脏腑功能
  • 简介:1验案病例1杨某,女,37岁。主因面部反复起红斑、丘疹,伴瘙痒6月余,于2015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面部出现潮红,起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曾在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皮疹反复发作,此后每遇皮肤起疹瘙痒,患者即自行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用药皮疹即消退,停药后又复发,久治不愈,

  • 标签: 激素依赖性皮炎 清热凉血活血法 验案
  • 简介:病夏治是在中医"上工治未病"和"春夏养阳"思想的指导下,继承古代三伏日治病、防病基础上的中医特色疗法。"病"指以寒邪强盛和阳气受损为疾病发生根本,且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一类疾病;"夏治"指夏至后三伏天期间通过中医传统方法生发阳气,培本固元,以驱散伏留体内的寒湿痰饮之邪,平衡阴阳,调畅气血,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减少其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

  • 标签: 冬病夏治 文献研究 临床应用 呼吸疾病
  • 简介:姜良铎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50余年,善治各种疑难病症,特别是他治疗“上热下寒、内热外证”的临床思路,给予我们在处理临床复杂问题时以清晰的路径和有益的启发。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良多,取得了一些经验。

  • 标签: 上热下寒 内热外凉 三焦郁滞 姜良铎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热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血清热方口服,对照组予复方青黛胶囊口服,2组均外用芩柏膏。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40例中,显效33例(82.5%),有效7例(17.5%),无效0例(0.0%),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40例中,显效16例(40.0%),有效18例(45.0%),无效6例(15.0%),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5.0%。经秩和检验,Z=-2.371,P〈0.05,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红斑、鳞屑、瘙痒、口干咽痛、心烦易怒、大便方面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ASI评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热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清热方
  • 简介:1.敷药前患者应洗澡或局部清洗,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治疗期间如有不适反应需及时请教医生,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药膏。

  • 标签: 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 不适反应 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