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本病是妇女的多发病,居乳腺病发病率的首位。临床以乳房胀痛、肿块为特征。目前众多医家多以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法治疗本病,但临床中肝肾不足,肝气郁结,水不涵木者亦不少见,笔者以滋水涵木法治疗本病52例,也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增生 滋水涵木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用陆德铭教授乳宁Ⅱ与方加减治疗乳腺癌转移37例,结果转移后生存期6个月以上37例,12个月以上36例,18个月以上31例,24个月以上28例。治疗结果表明,气阴两虚、冲任失调为乳腺癌的基本病理机制,“虚基牙亦实”,故扶正同时不能忽视祛邪;“病重药亦重”,故重剂大方才能匡正以攻邪毒。

  • 标签: 陆德铭 乳腺癌 远处转移 乳腺Ⅱ号方
  • 简介:为研究乳宁Ⅱ号方(主药:生黄芪、太子参、当归、枸杞、天门冬、淫羊藿、鹿角片、米仁、莪术、八月札、露蜂房、山慈菇)的作用机理,将体外培养的MA891细胞接种在小鼠右腋皮下,然后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A)、环磷酰胺(CTX)组(B)、CTX+乳宁Ⅱ号组(C)、乳宁Ⅱ号组(D)、扶正组(E)、祛邪组(F).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2倍的上述各种药物治疗.21天后处死小鼠,运用免疫组化和PT-PCR方法观察各组小鼠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1K-1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B、D、C、E、F组都能减少VEGF、f1K-1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中C组效果最好,D组次之.提示:抑制VEGF、f1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可能是乳宁Ⅱ号的作用机理之一;乳宁Ⅱ号与化疗药CTX有协同作用.

  • 标签: VEGF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乳宁Ⅱ号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