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培养所需饲养层的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将小鼠胚胎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用丝裂霉素 C处理 MEF细胞制备饲养层,观察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及有无再增殖现象。结果 采用 0.0625% 胰蛋白酶消化小鼠胚胎组织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用丝裂霉素 C处理前后 MEF细胞无明显增值,细胞活力在 9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丝裂霉素 C处理后的 MEF细胞种植到明胶包被的 6孔板中,在 1周内可用于干细胞的培养。

  • 标签: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食管神经内分泌癌(NECs)和鳞状细胞癌(SCCs)的CT鉴别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作为对照组采用1:1匹配抽样纳入22例食管鳞癌;回顾性分析两种肿瘤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评估CT表现的各种分类和连续性变量;连续性变量的CT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最终确定转移性淋巴结大小的最佳界限值。用Kappa检验分类变量两观察者--致性;用ICC检验连续性变量两观察者--致性。结果: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在临床症状(吞咽困难)、瘤周食管内壁界面形态、增强模式、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大小、肝转移瘤增强模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 鳞状细胞癌 CT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中药半枝莲中总黄酮成份对 H22荷瘤小鼠肝细胞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接种 H22肝癌细胞的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半枝莲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 10d。观察小鼠瘤重、体重、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 半枝莲总黄酮对小鼠 H22肝细胞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抑瘤率最高可达 54.4%,而且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结论 半枝莲总黄酮可明显抑制 H22荷瘤小鼠肝细胞瘤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 标签: [ ]半枝莲总黄酮 大孔树脂 H22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0例贫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因诊断情况。结果:200例患者均经血常规检验,确诊为贫血。明确病因154例,其中39例白血病,占比18.32%;35例缺铁性贫血,占比16.73%;2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占比10.08%;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占比9.95%;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占比4.84%;24例感染性贫血,占比11.58%;7例多发性骨髓瘤,占比3.55%;3例骨髓纤维化,占比1.95%。结论: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确定贫血病因,对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其对疾病的预后评估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贫血 病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68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采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实验组,n=34)及单纯阿帕替尼方式(对照组,n=34)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病症进行治疗,临床近期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晚期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阿帕替尼 多西他赛 二线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患者中采用复方悲他松注射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9 月,在我院进行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诊断治疗的患者 90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患者中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