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12 心电图在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 方法: 此次研究实验中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诊断过程中以 CR 胸片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进行 12 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在肺源性心脏病当中发挥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评估 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特点 。 结果: 12 心电图诊断下,有 65 例患者确诊, 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阴性预测值依次为, ( 65/70 ) 92.85% 、( 61/65 ) 93.84% 、( 4/5 ) 80.00% 、( 61/62 ) 98.38% 。 70 例患者当中,检出异常者有 61 例,类型主要包括心律失常、肺型 P 波、 PtfV1 异常、低电压、电轴偏移、 ST-T 段改变。 结论: 在肺源性心脏病诊断过程中应用 12 心电图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准确性高、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强,能够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提高患者病情诊断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12 导联心电图 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2 lead ECG in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三疗法与四疗法在老年患者 HP 根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HP 感染老年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三疗法、四疗法治疗 2 周,比较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 复查结果,观察组 HP 阴性有 36 例占比 90.00% ;对照组 HP 阴性 29 例占比 72.50% , P<0.05 ,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有乏力、纳差、失眠、恶心、头晕头痛、腹泻、关节痛等 ,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四疗法对老年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有效性上优于常规三疗法,可以一定程度提高 Hp 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方面两者相差不大。

  • 标签: 三联疗法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比对移液器与容量瓶两种稀释方式,比较用移液器与容量瓶稀释同一样本对酶免疫实验结果有无影响。方法:用检定周期内的移液器和容量瓶两种工具稀释同一样本溶液,之后使用 R&D公司的 EPO体外诊断试剂盒对样本溶液进行活性检测,组间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无论样本浓度多大,只要正确使用移液器与容量瓶对同一样本进行稀释,两种稀释方式结果 CV%均小于 5%,用 JMP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为使用两种方式稀释各浓度样品其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稀释方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结论:在酶免疫实验中,两种稀释方式无差别,既可用移液器也可用容量瓶来对样本溶液进行稀释。由于容量瓶所需样本量多,且操作繁琐,所以日常实验中可用定期检定移液器稀释样本来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移液器 容量瓶 酶联免疫实验
  • 简介:摘要 : 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当前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主要是利用酶免疫发,通过设备实现自动化检测,测得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还会受到多 重因素影响,本次基于实践检测详细分析,就影响各因素进行控制,提升检测质量。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检测 艾滋病抗体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发光试剂与酶免疫试剂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患者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外进口注册的抗 HCV 酶免疫试剂和化学发光试剂检测丙型肝炎试剂,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 两种试剂均可达到国家标准,酶免疫试剂特异性较好,化学发光试剂灵敏度较

  • 标签: 发光试剂 酶联免疫试剂 丙型肝炎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 5种传染病检测结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医院收治的 1150住院患者,采集相关的样本,检测所有患者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甲肝病毒、梅毒以及艾滋病毒的指标,并对 5种传染病的阳性率和不同年龄的梅毒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5项传染病指标总阳性率为 49.73%,且各个年龄段的感染指标并不相同,且 20-50岁的患者传染指标阳性率最高, P<0.05。结论:通过检测住院患者的 5项传染病指标,既能够让医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有所了解,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还能够避免发生医患纠纷,提升医院的就医环境。

  • 标签: 住院患者 5种传染病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外治三疗法综合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全部患者均给予奥施康定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中药止痛酊+微波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针进行中医外治三疗法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体力状况,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疼痛程度和体力状况指标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评分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用中医外治三疗法综合进行治疗,利于改善其疼痛程度,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状况。

  • 标签: 中医外治 三联疗法综合治疗 重度癌性疼痛
  • 简介:摘要:《医用化学》是独立医科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医学生将来学习医学基础及专业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基础护理学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既包含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又涉及医学基本知识,具有知识结构复杂、概念多而分散、理论性强且难于理解记忆等特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思维图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思维导图 医用化学教学 应用初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 5例猝死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类似死亡案例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收集 5例猝死案例中的解剖和病理资料,对案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而明确死亡原因。结果 :通过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尸体解剖、组织学检查、毒物分析, 5例死亡原因均符合心源性猝死。结论 :青壮年心源性猝死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比较少见,需要综合各因素综合分析,排除暴力死亡方能认定。

  • 标签: 法医 青壮年 心脏病变 猝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在临床药学实习过程汇总采用思维图进行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来我院实习的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1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名和观察组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图教学模式。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学习成绩对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用药教育、教学药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实习过程中采用思维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记忆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值得在临床药学教学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临床药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思维图在儿科病房应用于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首次住院患儿分别随机抽取 8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应用思维图对患儿家属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比对图表讲解并演示;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入院宣教,采用口头宣教形式对家属讲解。分别对两组患儿家属对安全教育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安全教育效果、指标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在儿科病房进行安全教育时运用思维图,有助于家属理解并掌握安全教育内容,便于护患有效沟通,降低护理安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思维导图,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儿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思维图在八纲辨证学习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将72名入职3年(已完成西学中培训满100学时)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八纲辨证章节的学习,实验组采用思维图方法进行八纲辨证章节的学习,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士满意度。 结果 采用思维图方法学习八纲辨证章节,实验组护士理论成绩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思维导图 护士 八纲辨证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思维图在 ICU 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 40 名 ICU 护士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 n=20 名)和研究组( n=20 名)两组。对照组护士采取传统护理教学,研究组护士则采取思维图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护士案例分析、专科理论和基础理论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且教学满意度也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 ICU 临床护理教学中给予思维图教学,可有效激发护生积极性,扩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成绩。

  • 标签: 思维导图 ICU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炎三抗原检测阴道炎患者分泌物样本的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疑似为阴道炎患者30000例,取2支无菌棉签,置于患者的阴道处,收集患者阴道处的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30000例疑似阴道炎的患者中,其中病原体感染主要有假丝酵母菌、BV,其次为滴虫感染、BV阳性合并假丝酵母菌,少量为BV阳性合并滴虫、假丝酵母菌合并滴虫。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度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更高。20-39岁人群中,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其中20-29岁人群最高,其主要的病原体感染为BV以及假丝酵母菌。结论:假丝酵母菌、BV均是女性人群发生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中20-29岁人群为高发年龄段。

  • 标签: 阴道炎 三联抗原 分泌物 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