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维生素C合成工艺。方法以维生素C钠为原料,经过酸化、分离、除盐、回收、精制提纯处理制取维生素C,试验系统考察了酸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的物质的量比及用水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维生素C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20~30℃,盐酸与维生素C钠的物质的量比1∶1,酸化反应体系中水含量41.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维生素C收率为94.74%,其纯度达到99.80%。结论该工艺降低了原料单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产业化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维生素C 合成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适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这个古老的项目的新理论及用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有了新认识,hs—CRP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对血管疾病预测诊断是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CRP作为可靠,廉价便于检测的项目,它的临床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 标签: C&mdash 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细菌感染中使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60例外科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感染类型分为细菌组(n=80)和病毒组(n=80),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及单独检测、联合检测阳性状况。结果细菌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与病毒组相比明显较高,细菌组重症感染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与局部感染患者相比明显较高,细菌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及联合检测阳性率与病毒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外科细菌感染中使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显著。

  • 标签: 外科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阳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血清HDL-C测定结果,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血清HDL-C水平降低可增加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危险,是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HDL-C水平越高,其冠脉病变可能性越大且程度越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HDL-C可以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和冠脉病变程度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清HDL-C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7例,随机分为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10-20mg/日。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进行体检,并作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脂较治疗前改善,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更低(P<0.01)。治疗组血糖、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在常规纠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辛伐他汀可有效调脂,改善炎症反应,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辛伐他汀 慢性心力衰竭 血脂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对医疗诊断的意义,以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把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患者43例纳入到此研究研究组中,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3例纳入到对照组中,均接受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进而得到结论。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反应蛋白指数增高例数,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研究组43例患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感染的关系,按照血常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重度、中度、轻度,得知白细胞指数和C-反应蛋白之间有正比关系。结论临床判定感染性疾病可联合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方式,此两者互相协调,可准确判定早期炎症,存在较大应用性和推广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性肾病血液CRP和HbA1C、尿液ACR比值的诊断价值。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健康检查人群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血液CRP和HbA1C、尿液ACR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样本三项检查结果对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血液CRP和HbA1C、尿液ACR比值显著升高,可视患者上述指标检查结果,诊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已发糖尿病性肾病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性肾病 血液CRP HbA1C 尿液ACR 比值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01月~2011年08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以80例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2组对象的血清CysC水平,常规方法测定血、尿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ysC、Scr、β2-MG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cr明显降低,P<0.05。经直线回归分析,CysC与Scr、β2-MG均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ysC与Ccr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 肾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尿常规检验和C-反应蛋白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收治的25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术前均进行C-反应蛋白检验及尿常规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阑尾炎检出率及诊断敏感度。结果CRP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检验平均用时明显长于尿常规检验(P<0.05);CRP对单纯性阑尾炎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常规(P<0.05),对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尿常规检验相比,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更高,诊断敏感性更好,但其检测过程相对繁琐,耗时较长,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项目。

  • 标签: 小儿急性阑尾炎 C-反应蛋白 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降钙素原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脓毒血症中的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收治的新生儿脓毒血症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时择取同期30例非感染性患儿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常规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新生儿脓毒血症通过对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能有效获取病情情况,对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