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尿管外固定方法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需留置尿管的病人22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收集本院手术室或临床科室床旁行气管插管后剩下未使用的气管导管内塑型S型钩,将导管芯塑型S型钩挂于床边,然后把集尿袋挂于导管芯塑型S型钩上。对照组108例传统方法使用一次性绷带将集尿袋绑于床边。比较两组留置尿管外固定期间患者或家属使用方便情况和临床护士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尿管固定使用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芯塑型S型钩承重力强、坚固、不易脱落、便于取下,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易于取材,而且可以回收消毒再利用,便于临床推广,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留置尿管 导管芯塑型S型钩 固定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米司酮治疗,于治疗后观察患者血红蛋白、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等指标改善情况,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接受米司酮治疗以后,患者血红蛋白是(124.47±16.69)g/L,高于治疗以前(P<0.05)。此外,患者雌二醇是(153.59±31.58)pmol/L,孕酮(6.47±2.26)nmol/L,卵泡刺激素(14.96±3.99)μg/L,黄体生成素(12.09±2.42)单位/L,均低于治疗以前,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选择米司酮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征,不仅安全性非常高,而且副反应小,可用于保守治疗。

  • 标签: 米非司酮 治疗 子宫肌瘤 血红蛋白 卵泡刺激素
  • 简介:摘要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了解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风险及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2013-06-2014-0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8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实验组)及其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随机抽取28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对照组)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而胎儿窘迫、产程进展异常、脐带绕颈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剖宫产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全子宫破裂、盆腔黏连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宫破裂率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分娩风险明显高于瘢痕子宫组。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分娩 剖宫产 指征
  • 简介:摘要偏头痛频繁发作已经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睡眠。而且有部分人常常是一工作就发作,久患头痛,性情变得暴躁。长时间对人的心脑血管将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头痛发作后脑血栓,高血压,脑卒中,临床也较常见。大多数人都不能停下匆忙的脚步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导致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每况愈下,甚至会有因头痛导致能力丧失的危险。本文浅谈偏头痛防病保健的重要性,通过药物疗法预防并减轻偏头痛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 标签: 偏头痛 非药物 防病保健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场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纹状体功能障碍,一侧肢体及面部舞蹈表现,RI表现为T1像高信号,T2稍低信号。结论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导致纹状体功能紊乱,出现舞蹈症,影像学改变提出了斑点状出血、可逆性钙盐沉积等多种假说。控制血糖,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治疗舞蹈症效果佳。

  • 标签: 非酮症高血糖 偏侧舞蹈症 纹状体 MR 成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