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原发性肝癌为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对其实施手术和化学治疗的临床效果存在局限性,近几年放射治疗作为非手术治疗手段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出于对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音乐疗法联合作业疗法对儿童孤独症进行治疗,探究两者结合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9年 7月至 2020年 4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 50例 3-6岁确诊的孤独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5例,对照组接受医疗机构的作业疗法,实验组接受医疗机构的作业疗法联合音乐疗法。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ATEC总评分为( 47.84±13.90), ABC总评分为( 74.80±8.24),对照组治疗后 ATEC总评分为( 54.64±16.90), ABC总评分为( 85.04±8.33)。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音乐疗法不仅在作业疗法中起到了抚慰患儿情绪的作用,而且在音乐的趣味性下,更好地开展了作业疗法的训练,缓解了孤独症患儿的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的症状。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音乐疗法 作业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是指人身体内因致癌因子的作用,在细胞层面生成的肿瘤这种病变,通过对大量病人的肿瘤病因的研究,发现产生肿瘤病变的可能原因大致包括以下五种:一个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以及不良的饮食等;另外一个是遗传因素;第三个则是内分泌因素,比如说体内的催乳素和乳腺癌因子或者是一些其他生长激素对人体的刺激;第四种则是工作环境的污染,比如经常在工作中接触一些致癌物质,包括放射性气体、煤焦油、矿油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比如说经常接触电离辐射、 x射线、医学环境等。这五种情况是导致人体产生肿瘤这个病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肿瘤 脑肿瘤 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射科护士急救素质与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12月,放射科护士共16名,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开展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护士开展急救能力培训前、后的急救能力评分。结果:经培训后,急救能力各项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科护士 急救素质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创新程度不断增加。其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与扩充。可以说,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放射医学技术与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临床医学诊断中常用的几种放射技术及影像学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放射治疗作用。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10-2019.10 月 内收治的 60 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30 例,使用常规肿瘤治疗方法)和观察组( 30 例,使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病情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介入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治疗方法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介入放射治疗后,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强的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介入放射 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鼻咽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分析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64例符合要求的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32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6%(3/32),相较于参照组的28.12%(9/32)而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对策 鼻咽部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介入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医学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介入放射学依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介入诊断学与介入治疗学。在介入放射治疗中主要运用的设备是引导设备与介入器材。主要的引导设备是医学影像设备,包括 X 线 机, 超声 , CT 和 MRI 。 主要的介入器材包含血管鞘 组 ,导丝,导管,导引导管,穿刺针等相关器材。在介入放射治疗中经常运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造影剂,麻醉药,抗凝药,镇痛镇静药物以及治疗相关用药等。介入放射治疗根据技术不同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放射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治疗。介入放射治疗具有微创性,可复性高,精准定位,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明显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并且超声引导治疗还广泛应用于肾动脉狭窄、 下肢动脉血栓以、 输卵管妊娠及 细菌性肝脓肿等临床疾病的治疗实践中。

  • 标签: 介入放射治疗 临床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鼻咽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放射治疗为鼻咽癌患者临床上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1] ,但放疗过程中会损伤正常组织,并且随着剂量增加,还会引发皮肤的放射性反应,甚至引发不易治愈的溃疡,很多患者由此而中断放疗,对肿瘤控制与治愈均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在放射性治疗过程中对鼻咽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性皮炎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放射科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放射科(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抽取 100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放射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又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放射科 不良事件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 要】功能磁共振是一种影像成像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提高放疗靶区的准确性,能够提高预测放疗治疗的疗效,也可以为放疗治疗后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本文对功能磁共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磁共振 食管癌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放射科临床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我院放射科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在患者结束护理之前,对两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放射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护理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放射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放射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数据采集本院放射科检查的30例对比剂外渗患者,分析引起对比剂外渗原因,利用“双盲法”分对照组(传统护理,15例)、观察组(综合护理,1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心理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情绪更稳定,对比剂外渗占比更低,P

  • 标签: 放射科 对比剂外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析食管癌治疗中全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 共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8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 60例食管癌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30例 /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 全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火龙灸疗法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伸长磨牙的正畸 - 修复联合疗法的效果。 方法: 20 例因磨牙无法镶牙患者自愿参与,先对其正畸矫治伸长磨牙,压低牙槽骨,等缺牙区高度足够时展开修复治疗。 结果: 30 颗伸长磨牙平均压比 3.2mm 低,平均压低时间: 5.5 个月;结束治疗后难见压低磨牙松动状况。缺失区能够成功对义齿加以固定和修复。经修复治疗可恢复人体正常的咀嚼功能。对患者追踪 1-3 年后。全部患者均无不适,对效果满意。 结论 :正畸 - 修复联合疗法 对伸长磨牙的治疗最为有效,修复前正畸治疗可给缺失牙修复供应相应的间隙,确保修复体于牙列与美观和功能方面均满意。

  • 标签: 伸长磨牙 正畸 修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