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减少药房退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 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 优化退流程,健全退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率,减少药房退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退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自 1996-7 至今,回访人数 1 万人以上,发现新生儿出生结扎脐带要点 :1. 延迟最少一分钟 钳夹 结扎 脐带 ; 2 . 长断脐 ; 止血钳 距 脐跟部 约 2cm 以上钳 夹,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 脐带水肿 、 过粗 、 脆性大 等 ,应该稍留长一点,最后气门 距 脐跟部皮肤约 1. 5 -1. 8 cm 结扎) 最后一个结打在 距 皮肤最少 1.5cm 左右,不能少于 1.2cm ( 常规的结扎是用止血钳 距 脐带跟部 1-2cm 钳 夹,最后气门巨皮肤 约 0.5-0.8cm ); 3. 一次性扎紧,遇到水肿严重或者过粗的脐带,需要再次使用慕斯线加固一次,使其在一周左右脱落; 4. 对于脐部膨出的新生儿,使用无菌药棉直径约 3cm 棉球按压在脐窝后,再使用脐带包固定,约 15 天左右恢复正常。如此处理的新生儿 脐带残端脱落快,愈合好,且 在 其 长过程中不易生病,抵抗能力强,而且食欲好,身体发育良好。 应用改良的断脐技术可以缩短水肿脐带的断脐时间,降低脐带断裂率、断脐失败率、脐带渗血发生率、脐炎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减轻助产士压力,提高助产技术,从而保障新生儿安全,预防感染, 良好发育,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肿   脐带   气门芯   断脐   新生儿安全   改良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采用了薄层色谱法,容量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奈立膦酸钠的原料中的有关物质进行了测定。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奈立膦酸钠的起始原料 6-氨基己酸以及磷酸盐杂质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容量法对亚磷酸盐杂质进行研究,原料中的未知杂质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本实验设计的薄层色谱法检测 6-氨基己酸以及磷酸盐含量能够准确分离奈立膦酸钠和杂质,专属性很好,原料样品中未检出 6-氨基己酸以及磷酸盐杂质。容量法检测原料的亚磷酸盐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要求。未知杂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报告显示未有未知杂质检出。

  • 标签: 奈立膦酸钠 有关物质 薄层色谱法 容量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药品质量分析过程中,杂质分析以及控制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对于药物而言,它当中所含的杂质极少,但是杂质的来源却十分广泛,其结构与主要成分较为相似,因而我们需要采用较为可靠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色谱技术的灵敏度较高,因而它能够分析出较多的结构,对于检测杂质而言非常适用。

  • 标签: 杂质 色谱技术 成分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从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100例呼吸科静脉输液患者纳入研究工作,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 SAS评分、护理前后 SDS评分、临床护理依从性、 FLACC评分、 Wang-Baker评分以及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 96.00%,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 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呼吸科静脉输液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科 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家属满意度
  • 作者: 尼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07-0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10期
  • 机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医保处 西藏自治区 850000 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民族地区之一,其居住环境、生态文化、发展情况都不同于全国他地区。据 2010年西藏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乡村人口为 232.1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77.33%,城镇人口为 68.0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22.67%,与全国人口城镇化 49.68%相比西藏城镇化水平还是比较低,全区平均预期寿命为 68.17岁,距全国预期寿命 74.9岁的水平相差较大。西藏作为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民族地区,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需要制订符合当地民族文化、人文背景、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肺癌化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的多联合预防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入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 7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例,两组患者的化疗治疗用药均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照组患者上使用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嗪、奥美拉唑和甲氧氯普胺,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以及化疗结束后 2-5天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后出现急性的恶心呕吐反应的情况未受组间差异影响,即 P>0.05,照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的第 2-5天有效预防恶心的概率分别为: 75.47%、 71.70%、 79.25%、 84.91%,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的第 2-5天有效预防恶心的概率分别为: 90.57%、 86.79%、 92.45%、 96.23%,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的第 2-5天对恶心症状的控制好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的第 2-5天有效预防呕吐的概率分别为: 81.13%、 79.25%、 83.02%、 88.68%,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后的第 2-5天有效预防呕吐的概率分别为: 94.34%、 94.34%、 96.23%、 98.11%,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的 2-5天里对呕吐症状的控制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多联合治疗虽然对于肺癌化疗后的急性不良恶心和呕吐没有明显改善效果,但是能够有效缓解在化疗后 2-5天出现的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现象,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多药联合 肺癌化疗 预防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