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三台卧式空压机组为例进行了船舶辅机浮筏隔振装置设计及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并对浮筏隔振系统振动模态、振动传递率、隔振性能及抗冲击性能等在内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将船舶辅机浮筏隔振装置有限元模型扩展至全船后进行了隔振装置装船耦合振动模态及实船隔振系统运行规律分析,并同时探讨了船舶结构振动对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和抗冲击效果的影响。本文分析结果可为船舶辅机浮筏隔振装置设计及动力学性能的完善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船舶辅机 浮筏隔振 设计 隔振性能
  • 简介:【摘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者,以便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成为患者生存质量衡量的重要标准。在心理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有创方监测方法的应用,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项目,可为后续患者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力衰竭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 要: 目的 描述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早期的流行病学特点,建立传播动力学模型并估算主要参数,为制定最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云南省2020年1月21日至3月9日官方网络报道的疫情数据,用R 4.0.2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更新方程模型分析疫情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估算基本再生数(R0)。结果 截止2020年3月9日,云南省累计确诊174例感染病例,其中治愈170例,死亡2例。发病年龄为41.01±18.54岁,病死率为1.15%(2/174),从出现症状到住院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天,从住院到报告的延迟中位数为2天。人际传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天,R0的中位数为0.267(95% 可信区间: 0.204~0.347)。结论 云南省R0的估计值远小于临界值1.0,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云南得到有效控制,可预见在常态防控形势下,疫情暴发的可能性很小。更新方程模型可用于分析及预测疫情的动态变化过程,为防止疫情反弹及境外输入采取精准施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播动力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R0) 云南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从2017年-2019年这两年间我院接收的泌尿科老年男性患者中,抽选100名来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五十名对象属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另外还有五十名患者并没有出现这一并发症,将这两种情况的患者分成两组,前者为病例组,后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病例组最大逼尿肌力、BC相比较对照组来说要低(P<0.05),另外,在逼尿肌顺应性这一方面,要高于对照组(P<0.05)。在病例组中,出现逼尿肌不稳这一情况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6.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实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使得效果更佳,可以在以后对患者的疾病出现原因分析中产生积极作用,此次研究的检测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泌尿科老年男性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急性尿潴留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预先存在合并症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经 螺旋CT肺动脉成像能否预测其临床结果。方法 分析肺动脉栓塞病人的CT检查和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右心室/左心室直径比值(RVd/LVd)与其首次CT检查之后30 d 随访期主要及次要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模型比较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6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螺旋CT检出右心室功能障碍的有44例,它与年龄、性别及一些危险因素无明显关系;在随访过程中,经螺旋CT检出右心室功能障碍患者中有2例死亡,临床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4.09%;而无右心室功能障碍患者中无死亡病例,临床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09%;两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预先存在合并症的急性肺栓塞病人,多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出有或无右心功能障碍不能作为预测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因素。

  • 标签: CT 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预后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时使用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联合丙泊酚对其血液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组,对照组37例患者,麻醉方法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观察组37例患者,麻醉方法为丙泊酚联合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后血液动力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MAP分别为(89.57±6.76)mmHg、(79.89±7.21)mmHg;CI分别为(2.80±0.33)L/(min·m2)、(2.48±0.21)L/(min·m2);HR分别为(59.68±4.45)次/min、(66.74±5.84)次/min。两组数据对比,P值<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期间使用丙泊酚联合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在减轻患者血液动力学反应方面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 无痛胃肠镜 高血压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需求,评价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岁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总计70例。丙泊酚基础上,以随机法分为复合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的2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2组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包括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等。结果:组间不同手术时点的MAP、HR对比接近,P>0.05;组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观察1组低于观察2组P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38例,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HR和MAP指标改善情况与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布托啡诺 丙泊酚 无痛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行天麻钩藤饮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出94例为研究对象,接收时间段2020年3月-2021年5月,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组,单独行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为对照组,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2周后的Vm、Vs快于对照组,RI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混合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联合应用天麻钩藤饮和中医骨伤手法,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天麻钩藤饮 中医骨伤手法 颈椎病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剖宫产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2021年1月入住我院行剖宫产术的82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时间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麻醉副作用。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心率、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或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麻醉副作用的患者占比基本相当(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安全可靠,且能够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麻醉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其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某院2021年1月-7月进行手术的患儿62例,按电脑随机法分两组,各31例。在麻醉过程中参照组用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用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比参照组低;观察组的术后躁动和疼痛发生率比参照组低,显示差异(P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术后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支持,我国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依然是最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其施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最终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文章重点就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 标签: 房屋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弹性的全球供应链等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而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标签: 新基建 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经济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对孕妇产后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参与研究的120例妊娠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医院收治时间为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近一年内,随后对120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剖宫产方式,一般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结果:对两组分娩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出血量为281.0±36.2,一般组为370.3±31.2,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0.3,一般组为9.2±0.4,实验组产程时间为9.87±1.67,一般组产程时间为9.54±1.21。结论:针对产妇选择剖宫产术,能够减少对产妇产后短期内性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盆腔结构功能的影响同样较小。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白内障的发生一直被认为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大量的研究发现,各类型白内障发生后,人体晶状体上皮细胞结构形态存在变化。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了不同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现作如下综述。

  • 标签: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决定因素,其中经济结构包括技术、产业、软硬基础设施等。新经济结构采用新古典研究方法,主张在每个时点上,经济体的经济结构是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的,这是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切入点,其微观分析基础是企业的自生能力。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在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中,应该充分依托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科学视角,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激发内在的自生力,以此来更好地推动自身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新结构经济学 资源型城市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结构化情景模拟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名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理人员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按照双盲对照原则为依据对所选实习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25名实习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实验组所选25名实习护理人员采用结构化情景模拟教学,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实习护理人员对带教工作所持态度、实践操作能力评分、理论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带教工作总评分,并实施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所选25名实习护理人员中对带教工作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态度的人数共计18人,占组内所选实习护理人员人数的比例为72.00%,实验组对应人数共计24人,占比为96.00%,分析两组实习护理人员对带教工作所持态度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39.4±2.6)分及(45.9±4.1)分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习护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所选实习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评分为(40.0±3.1)分,(45.6±3.3)分为实验组所选实习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评分,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实习护理人员教学结果总评分分别为(79.5±5.6)分及(91.2±7.1)分,分析两组考核成绩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结构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在转变实习护理人员对带教工作所持态度、提高实习护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评分、理论知识掌握评分及教学结果总评分方面成绩显著。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结构化情景模拟 护理教学 护理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后降低失禁性皮炎患病几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失禁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从实验结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生概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失禁性皮炎患者使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具有较大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病几率,具有较大的医学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构化护理 失禁性皮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案例中心教学法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28名学生,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名。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案例中心教学法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整体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案例中心教学法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