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NKTs)与炎症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NKTs和细胞因子变化及炎症分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KTs及IFN-γ低于对照组,IL-6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宫颈炎患者IL-6与炎症分度呈正相关性,NKTs及IFN-γ与炎症分度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NKTs、IFN-γ及IL-6与炎症分度呈明显相关性,NKTs及IFN-γ降低、IL-6升高是反映慢性宫颈炎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炎症分度 自然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应用CIK细胞和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方法:于我院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抽取外周血并对肿瘤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用于制备CIK细胞以及NK细胞,分别检测CIK细胞组、NK细胞组以及联合应用CIK细胞和NK细胞组不同效靶比条件下的杀伤率。结果:在效靶比5:1条件下,联合组杀伤率(47.21±2.18)%,显著高于NK细胞组[(34.85±1.90)%]和CIK细胞组[(31.58±1.29)%](P<0.05);在效靶比10:1条件下,联合组杀伤率(62.34±2.86)%,显著高于NK细胞组[(47.11±2.45)%]和CIK细胞组[(43.54±1.89)%](P<0.05);在效靶比20:1条件下,联合组杀伤率(80.15±3.54)%,显著高于NK细胞组[(63.61±2.70)%]和CIK细胞组[(62.75±2.95)%](P<0.05)。结论:联合NKCIK和CIKNK细胞可提高杀伤肿瘤细胞效率,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联合应用两种细胞具有良好前景。

  • 标签: 肿瘤细胞 NKCIK细胞 CIKNK细胞 杀伤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经输尿管通道下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大体积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抽取64例于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因大体积输尿管上段结石到本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处理,所有患者均行经输尿管通道下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肌配、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6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96.88%,住院时间为(2.4±1.2)d,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94%。患者在手术前后,血肌配、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治疗大体积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应用经输尿管通道下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输尿管 硬镜钬激光碎石术 大体积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演变机理及诊治。方法对27例由外伤性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有外伤史,50岁以上20例,病变在双侧有6例,单侧21例,额颞部15例,颞顸部10例,额颞顶枕部2例,2例行去骨瓣术后出现对侧膜下积液,全部患者演变成CSDH时有不同临床表现,由外伤性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膜下血肿的时间约18~126d,所有患者均经钻颅血肿引流术治愈。结论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膜下血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不断增多的积液导致桥静脉及蛛网膜粒破裂出血,血液与膜下积液混合,积液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使出血不止而形成慢性血肿。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外伤 钻孔引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毛棘豆属于豆科棘豆属多年生、旱中生草本植物,又名毛棘豆,地上部分入蒙药,名为“黑达克沙”,记载于蒙药经典古籍,能杀“黏”、消热、燥“黄水”、愈伤、生肌、止血、消肿、通便,用于瘟疫、发症、丹毒、腮腺炎、肠刺痛、脑刺痛、麻疹等。毛棘豆应用于30多个蒙药成方,药材来源均为野生。目前对该蒙药的研究报道还较少见。国外学者从毛棘豆中分离得到了山柰酚及其糖苷类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在实地调研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毛棘豆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制定了合理限度,为毛棘豆药材及其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蒙药 硬毛棘豆 标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腰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儿,年龄4~11岁,随机均分为腰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组(EA)。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循环各项指标、麻醉效果、局麻药用量、辅助药物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局麻药用量及辅助药物用量方面明显少于EA组;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腰联合麻醉用是小儿下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儿童 下肢手术 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分为观察组75例行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对照组75例行单纯硬膜外麻醉。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3.50分钟;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8.47分钟。观察组局麻用药量7.6ml,对照组局麻用药量14.6ml。观察组术中因牵拉辅助用药3例(2.0%);对照组术中因牵拉辅助用药8例(5.33%)。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局麻用药量、术中辅助用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中麻醉效果确切、起效时间短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产妇 剖宫产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于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骨科手术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为5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联合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肾素等水平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腰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可缓解其应激反应,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联合麻醉剖宫产容量治疗对母婴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治疗产妇81例行对比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组后,参照组(n=40)仅接受腰-联合麻醉,试验组(n=41)接受腰-联合麻醉、容量治疗。比较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阿氏评分、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结果:新生儿娩出即刻、娩出5min时Apgar评分,娩出48h时神经行为学评分组间对比无差异性,P>0.05;试验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联合麻醉剖宫产中容量治疗的实施,对降低产妇麻醉不良反应风险效果显著,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容量治疗 临床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