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生大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IL-6、IL-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IL-6、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IL-6、IL-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大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中能有效抑制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胰腺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生大黄 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目的:双头全方位多功能温灸治疗仪结合电针、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本院血液科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共50例,根据患者意愿,所有患者同意采用双头全方位多功能温灸治疗仪结合电针、中药治疗本病。本病取穴主要采用辨证取穴的方式,主要选取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合谷等固本培元之穴,温灸治疗仪和针灸2次/d,15min/次,两次施治间隔时间达4h以上。中药治疗亦选用辨证论治,方药主要选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太子参、当归、山茱萸、阿胶、熟地黄等补脾益肾之品。中药汤剂2次/d口服,1剂/d。观察周期为45d。主要观察患者的白细胞数及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0例患者的白细胞系数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头全方位多功能温灸治疗仪结合电针、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颇佳,能够明显提高机体内白细胞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温灸治疗仪 电针 白细胞减少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和尿培养联合对于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6例疑似的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实验组进行尿培养,观察两组方法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和花费的时间。结果以尿细菌培养的方法为金标准。尿培养可以更加准确的判定患者的疾病情况(P<0.05)。但对照组检测的天数少于实验组(P<0.05)。结论尿培养的方法更有利于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分析,但是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的方法方便易行,两种方法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 尿培养 尿路感染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短期胰岛强化治疗,对这两组治疗前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2 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9-016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泵与普通胰岛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DKA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普通胰岛组(n=40例)在常规措施上加用常规小剂量普通胰岛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胰岛泵组(n=40例)在常规措施上加用胰岛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泵组血糖达标时间(5.5±2.2h)明显快于普通胰岛组(7.8±2.3h)(P<0.05),胰岛泵组血酮和尿酮转阴时间(8.4±2.6h,27.5±6.3h)也明显早于普通胰岛组(12.8±2.6h,35.1±7.7h)(P<0.05),且胰岛泵组低血糖发生率(0.9±0.3次/人)明显低于普通胰岛组(1.8±0.4次/人)(P<0.05)。结论胰岛泵治疗DKA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小剂量普通胰岛滴注治疗。

  • 标签: 胰岛素泵 胰岛素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8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的4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超声造影,通过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48例患者中,病灶数量达到了66个。平均时间段方面,病灶增强时间为(14.0±3.7)s,达到阈值的时间为(23.2±5.0)s,低回声时间为(41.9±15.2)s。在病灶增强时,66个病灶中有38个病灶为不规则的环状增强,有28个为整体的全面增强;在病灶增强达到阈值时,有49个病灶为不均匀增强,有17个病灶为均匀增强;而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低回声,并有52个病灶呈现出树枝状延伸表现。另外在诊断结果方面,48例患者中检测出11例肝硬化、21例肝内胆管结石、16例肝门淋巴结肿大。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具有环状增强或树枝状增强的等表现形式,这些对于疾病的诊断可以作为判断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可以在今后被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常与慢性肝脏疾病相关联,特别是肝硬化,这使得治疗上变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肝癌的治疗必须考虑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范围以及结合病人的全身及心理状况。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移植、局部消融、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法来实现不同的目的。理想情况下,肝脏移植是治疗早期HCC最好的办法,因为它能移除可以导致HCC的肝肿瘤和慢性疾病,然而,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却因肝脏捐赠者的稀缺而受限。一些专业人士,包括肠胃科、放射科医生和外科医生,都在致力寻找一个恰当的、多学科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多学科治疗方法的优势,劣势和其使用的理由提供一个全面的描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综合治疗 局部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肝切除术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药房抗生的使用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200例使用抗生药物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00例使用抗生药物的患者中,合理使用抗生药物的患者有7056例,占总比的98.00%,不合理使用抗生药物的患者有144例,占总比的2.00%;品种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治疗剂量不合理、无指证、品种更换依据不充分是常见的不合理使用表现,分别占总比的28.47%,共41例;25.00%,共36例;20.14%,共29例;18.06%,共26例;8.33%,共12例;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厌氧菌类、喹诺酮类等是前五种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类型。结论西药药房抗生使用的不合理现象还较多,故医院应该采取合理的药物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管理,以进一步减少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为患者减少相应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

  • 标签: 西药药房 抗生素 使用情况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