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放疗对心电图与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肺癌患者,观察并比较患者放疗前后的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结果。结果经放疗,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53.33%,心肌酶异常率为56.67%;左肺癌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率分别为66.67%、72.22%,明显高于右肺癌的33.33%、33.33%;放射剂量不低于55Gy肺癌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率分别为68.75%、75.00%,明显高于放射剂量低于55Gy肺癌患者的28.57%、28.57%。结论肺癌放疗会致心电图与心肌酶异常,引起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及照射部位有关,对肺癌患者行放疗时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

  • 标签: 肺癌 放疗 心电图 心肌酶
  • 简介:摘要乳头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病理性乳头溢的检查技术也在不断地补充与完善。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高频彩色超声、乳腺钼靶、乳管造影、磁共振成像(MRI)等。近年来,磁共振(MR)乳管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更可以借助后处理软件,将MR导管成像与乳腺增强MRI相结合,从而更好、更全面地呈现导管与病变的关系。

  • 标签: 病理性乳头溢液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谷红注射与疏血通注射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脑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疏血通组(44例)和谷红组(42例)。疏血通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治疗;谷红组采用谷红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谷红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疏血通组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谷红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疏血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较疏血通注射更好,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脑血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在烧伤科应用carnation系列高能窄红光治疗仪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烧伤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烧伤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高能窄红光治疗仪,对两组临床疗效予以比较。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和NR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nation系列高能窄红光治疗仪治疗烧伤患者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能窄谱红光治疗仪 carnation系列 烧伤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7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奥拉西坦组、联合组,每组25例。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联合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周。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奥拉西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三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和奥拉西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奥拉西坦注射液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乳腺导管镜治疗乳头溢疾病的效果进行研究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医院实行手术治疗乳头溢疾病的患者15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乳腺导管镜诊断得出有导管炎3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68例,乳腺炎28例,乳管扩张症48例,6例未发现异常.结论:利用乳腺导管镜诊断治疗乳头溢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定位、诊断准确的特点,能够更直观的确定乳头溢病变位置.

  • 标签: 乳腺导管镜 乳头溢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栓通注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180例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3.33%VS78.8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行。

  • 标签: 冠心病 血栓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新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4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病毒与抗菌方案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康复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展开观察与评析。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经临床结果统计得出,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对此,探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者给予常规抗菌与抗感染治疗后加以康复新进行治疗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病情的好转速度,减轻病症不适感。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病理技术中无醛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临床送检的组织活体标本61例,每种组织分别取2块,采用甲醛固定和GS无醛固定固定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果采用传统甲醛固定固定的一组,面较浑浊,且组织上浮,而采用GS无醛固定固定的一组,面清亮,组织沉底,且变硬、变白,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显示,无醛固定的标本组织细胞抗原性保存较好,背景清晰,且阳性结果定位较准确。结论无醛固定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与甲醛固定基本一致,在某些组织中还优于甲醛固定,同时固定有效时间要长于甲醛固定,因此在病理检查中可用无醛固定代替甲醛固定

  • 标签: 病理技术 无醛固定液 甲醛固定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间治疗的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共4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4例)与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解痉、平喘、利尿、化痰、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20ml+5%葡萄糖注射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14天。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有效率39%,总有效率91%。对照组显效率25%,有效率33%,总有效率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好。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矽肺并肺心病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谷红注射,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疗程14天,观察疗效。结果谷红注射治疗急性脑血栓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谷红注射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显著,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急性脑血栓
  • 简介:目的观察氨碘肽注射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90例,分为A组(n=45)和B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碘肽注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平地木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A组患者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B组的,总有效率(95.6%)远高于B组的(77.8%),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明显比B组的(15.6%)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碘肽注射治疗玻璃体混浊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氨碘肽 玻璃体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