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消毒灭菌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医疗、食品加工还是水处理等各种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人们远离熟悉的城市环境,进入野外环境时,消毒灭菌技术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野外环境中,各种微生物污染源和风险无处不在,这就使得对消毒灭菌技术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野外条件下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消毒灭菌技术的种类与原理,并分析消毒灭菌技术在解决微生物污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野外条件 消毒灭菌技术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形成条件、临床特征和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保留子宫功能等优点,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微创手术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需求增加,研究了其适用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值、氧气浓度等)下常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实验比较,探讨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在温度、湿度、pH值相对稳定的合适环境中,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然而,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基于光学化学法的快速检测方法更具优势。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 适用性 环境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PCR扩增试剂配制后于不同条件下保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说明书反应体系的配制方法配制一批PCR扩增试剂并根据使用量进行分装至PCR反应管中,于当日检测一批样本(第1天),剩余试剂分为两组A和B,A组置于4℃冷藏保存,B组置于-20℃冷冻保存备用;以后每天分别对第1天检测的样本使用两组试剂同时检测,记录检测结果,连续检测5天,计算内标(RNP)CT值的CV及每日检测结果与第1次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其稳定性及结果符合率。结果  从第1天至第6天A组试剂检测样本RNP CT值CV-A为3.32%;从第1天至第6天B组试剂检测样本RNP CT值CV-B为2.62%;A组试剂第2天至第5天检测结果与第1天比较,符合率-A分别为:82.61%、75.36%、78.26%、78.26%、73.91%,平均值为77.68;B组试剂第2天至第5天检测结果与第1天比较,符合率-B分别为:78.26%、94.20%、94.20%、81.16%、71.01%,平均值为83.77%。结论  样本分装-70℃超低温保存后使用A、B两组试剂检测,内标CT值CV均小于5%,对检测结果无影响;A、B两组试剂检测样本符合率B组优于A组,但符合率均未达到100%,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PCR扩增试剂应根据当批检测样本量进行现配现用,若因提前配制未使用完的试剂,无论置于4℃冷藏保存还是置于-20℃冷冻保存,均有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试剂保存 结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