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胃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40例胃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40例胃癌根治术后切缘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阳性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胃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肿瘤直径总体上大于阴性患者,术后病理分型以III型为主,其占比为75.00%(30/40)。患者pT分期以T4s期为主,其占比为65.00%(26/40)。在预后情况方面,研究组预后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切缘阳性 病理特征 预后康复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源性疾病样品的采集和阳性结果探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入的食源性疾病患者74例,对其进行样本采集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探究。结果 食源性疾病样品阳性46份62.16%;6~8月、9~11月两个时间段食源性病原体阳性率高于3~5月和12~2月;0~10岁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较大P<0.05。结论 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为夏秋两季,主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等,其中主要年龄段则为0~10岁,所以需强化疾病宣传,提升人们健康意识。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阳性 分布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HPV阳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门诊科收治的HPV阳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情绪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门诊HPV HPV阳性 心理问题 护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估健康体检者尿潜血阳性的真假,排除假阳性,确定真阳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保障健康体检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方法选取本院职工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153份,进行尿干化学法隐血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红细胞镜检,结果尿干化学法阳性19例,镜检阳性10例,对两种方法不符的9例采取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果3例阳性,6例阴性,取6例阴性标本采取尿加热煮沸后再进行尿干化学法测试,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对于健康体检者检出的尿潜血阳性,应尽量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复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综合评估 健康体检 尿潜血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 方法:选取 2017-2018 年采集的临床标本微生物 4004 例 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段划分为两组, 2017 年 2002 例, 2018 年 2002 例。对比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以及影响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因素。 结果:与 2017 年相比, 2018 年 的 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 、 尿液标本的阳性率 显著较高( P<0.05 );两个时间段的 痰液标本阳性率 相比 ( P > 0.05 )。 影响因素包括: 标本采集不规范 、 标本运送与接收不规范 、 检验医师技术水平较低 。 结论:积极关注各项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规范流程,以此来更好的提高 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检验中检验不规则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全部患者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以及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不规则抗体阳性共19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低于女性(P<0.05);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分布主要为抗-M、抗-D、抗-C、抗-E及其他抗体。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 检验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