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8个月一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炎琥宁)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大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更昔洛韦注射液 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 验证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EB病毒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α 1b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咽喉和扁桃体肿痛消退时间以及淋巴结肝脾肿大消退时间;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EB病毒衣壳抗IgM抗体 (EBV-CA-IgM)及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EBV-NA-IgG)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喉和扁桃体肿痛消退时间以及淋巴结肝脾肿大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 EB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案进行研究干预,研究时间区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6月,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共抽选52例EB病毒感染患儿,依照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常规、教育两组,比较两组患儿感染症状以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干预后其淋巴结肿大、咽痛等症状消退时间均要短于常规组;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研究组改善情况也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EB病毒感染治疗期间,采用更有利于提高患儿症状改善效率,改善其免疫系统自我保护能力。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EB病毒感染 应用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0例,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干扰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干扰素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更昔洛韦 干扰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效果,及对康复比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小儿EB病毒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的范围,以抽签法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加用治疗,就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颈部淋巴结消肿时间、扁桃体消肿时间、肝脾消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时使用效果明显,能加速患儿的康复速度,提高康复的比率,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 EB病毒 康复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带状疱疹治疗中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的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小儿取样67例,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给予其治疗(32例,参照组)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5例,联合组),比较总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组TNF-α(14.75±3.57)mg/L,IL-17(19.69±3.70)mg/L,IL-9(22.63±6.15)ng/L,比参照组低,症状消退时间更早,总有效率97.14%(34/35),比参照组78.13%(25/32)高,P<0.05。结论:小儿带状疱疹治疗中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可优化疗效,减轻患者儿炎症水平,加快患儿症状消退速度。

  • 标签: 疗效观察 小儿带状疱疹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滴眼液治疗急性结膜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结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0)。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结膜炎患儿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更昔洛韦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就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3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开展阿滴眼液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眼用凝胶治疗,就两组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给药4周后,研究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与阿滴眼液相较,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 标签: 更昔洛韦 眼用凝胶 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 阿昔洛韦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角膜炎应用眼用凝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58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9年 1月到 2019年 6月期间,均符合研究标准。研究人员需将患者按照 1:1比例分为观察组( n=29例 )与对照组(n=29例 ),对照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应用阿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单眼调节幅度、调节反应、单眼调节灵敏度以及集合近点眼部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运用眼用凝胶后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阿滴眼液治疗有效率为 68.97%,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应用眼用凝胶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眼部功能,提升总体治疗效果。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病毒性角膜炎 眼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眼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期间采取干扰素联合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尽快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干扰素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甘露聚糖肽联合伐的药物治疗法在应对带状疱疹患者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在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5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患者。前者进行甘露聚糖肽与伐的联合药物治疗法;后者进行伐的单一药物治疗法。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且实验组的病症改善情况更低,P<0.05。结论:应用甘露聚糖肽联合伐的治疗方法能很好的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病症表现并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伐昔洛韦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