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膝后正中小切口外排钉缝合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采用单枚外排钉结合5号爱惜邦缝合线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撕脱骨折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1-68岁。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通过物理检查、术后末次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来评价手术疗效1,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50min,中位数43min;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10周。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术后3个月,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后抽屉试验阴性。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膝的Lysholm评分为85~95分(92±2.5)分,关节活动度伸膝-3°~5°(0.6±2.5°),屈膝120°~141°(126.5±9.2°),双侧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无内固定失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排钉结合缝线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骨折 膝关节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分为保护会阴组(观察组),传统方法保护会阴组(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及Ⅱ度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运用保护会阴接生技巧能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 会阴侧切 会阴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正常分娩的3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参照组产妇给予会阴保护接生,观察组产妇给予保护会阴接生,对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26.7%,显著低于参照组产妇的73.3%(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为46.7%,显著高于参照组产妇的6.7%(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保护会阴接生,可显著减少会阴侧切,提高会阴完整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会阴保护接生 无保护会阴接生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陪护新生儿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7月出生的8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实施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呼吸、生活状态及睡眠状态等。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呼吸也从急促变为平稳,睡眠也逐渐安稳与对照组相比。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心理护理,能缩短其哭闹时间,改善其呼吸状况及睡眠,有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无陪护新生儿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0例产妇采用创分娩技术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产妇200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娩,观察组采用创分娩技术协助产妇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及会阴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中,18%会阴裂伤、1%会阴切开,82%会阴无痛,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率对比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分娩技术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有效降低产妇会阴裂伤、会阴切开及会阴疼痛的发生几率,对于产妇分娩舒适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且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几率低,分娩安全性高,可有效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无创分娩技术 临床效果 会阴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对经NPPV诊疗的重症哮喘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5例重症哮喘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哮喘通气组(27例)与对照通气组(28例),对照通气组行常规哮喘护理,哮喘通气组行专业哮喘护理。比较哮喘通气组与对照通气组的护理效果、血气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前后哮喘程度比较,哮喘通气组与对照通气组都已缓解,P<0.05。哮喘通气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通气组突出,P<0.05。护理后,哮喘通气组的PaO2检测、SaO2检测、PaCO2检测情况均比对照通气组好,P<0.05。哮喘通气组的P、MAP、R指标情况优于对照通气组,P<0.05。哮喘通气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通气组高,P<0.05。结论实施专业的哮喘护理措施可缓解重症哮喘病状,改善动脉血气情况,增强护理成效,优化NPPV诊疗效果。

  • 标签: 重症哮喘 临床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指标 专业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病理技术中醛固定液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临床送检的组织活体标本61例,每种组织分别取2块,采用甲醛固定液和GS醛固定液固定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果采用传统甲醛固定液固定的一组,液面较浑浊,且组织上浮,而采用GS醛固定液固定的一组,液面清亮,组织沉底,且变硬、变白,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显示,醛固定液的标本组织细胞抗原性保存较好,背景清晰,且阳性结果定位较准确。结论醛固定液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与甲醛固定液基本一致,在某些组织中还优于甲醛固定液,同时固定有效时间要长于甲醛固定液,因此在病理检查中可用醛固定液代替甲醛固定液。

  • 标签: 病理技术 无醛固定液 甲醛固定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患者5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25例,其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分别为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外疝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源医疗器械指的是在不依靠任何电能或其它能源的情况下,医疗器械便可以发挥其功能。目前我国源医疗器械应用广泛,建设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源医疗器械的发展,提高源医疗器械的应用安全。本文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购置、场地需求、人员配置等方面分析了无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内容,并总结了管理策略。

  • 标签: 无源医疗器械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应用创正压通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O2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正压通气是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辅助措施,其具有操作简单、创性、疗效显著等特点,能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疝环充填式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就诊腹股沟疝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每组46例,传统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疝环充填组采取疝环充填式张力修补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操作时间、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股沟疝治疗效果、尿潴留、伤口肿胀、阴囊水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疝环充填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疝环充填组尿潴留、伤口肿胀、阴囊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疝环充填组患者操作时间、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肯定,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减少止痛药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在我院接受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6例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采用张力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显著,其具体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斜疝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