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患者的护理

/ 2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患者的护理

刘燕张剑

襄阳市中心医院北区心内科湖北襄阳441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近三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信任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护理对该病患者有良好效果,值得优先选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护理

PCI手术即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手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办法,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坏死率[1]。但是医疗文献反应,冠脉造影检查显示有10%左右接受PCI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仍未产生有效再灌注,这就是临床常说的无复流现象。无复流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2],因此,临床在护理无复流患者期间应当提高护理标准,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希望能为临床护理无复流患者提供一定参考标准。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对无复流患者的选择标准如下:(1)术后冠脉造影显示患者行PCI术的部位未出现血流信号;(2)在冠脉造影中发现血流信号,但信号低于TIMIII级。

1.2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冠脉CTA检查确诊本病症并接受CPI手术治疗。在术后冠脉造影中符合本次研究的无复流患者选择标准。本次研究排除其他心血管病症患者、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分布在61到84岁,平均年龄在(77.3±1.1)岁,将两组患者按其护理办法均分两组,采用我院常规护理办法的设为常规组,采用本次研究的综合干预护理办法的设为干预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办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我院提供的常规护理,包括提供患者的入院咨询、用药管理、情绪管理和环境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的20例患者加治综合干预护理,其护理内容如下:

(1)体位护理:医护人员对干预组患者采用合适高度的腰部靠枕进行垫靠,并帮助患者三小时为周期进行腰部按摩和四肢按摩,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微循环;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护理中禁止压迫患侧,避免发生术后栓塞等并发症[3];

(2)心电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返回CCU病室,医护人员要迅速为患者建立畅通的床边动态心电监测通道,因患者容易在术后24小时发生室颤,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准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一旦患者出现术后室颤,立即采取除颤仪器进行除颤,并上报负责医师进行急救;

(3)伤口护理:为了防止患者在术后发生伤口出血,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动脉穿刺点有无发生伤口渗血、血肿、伤口部位的体表温度有无异常反应等,每15分钟对患者进行常规视察,如发现患者穿刺点渗血较多,则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上报负责医师紧急处理;

(4)综合征预防处理:PCI手术术中采用鞘管进行治疗,因此,在术后拔出鞘管时,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恐惧情绪进行适当安抚。并在拔出鞘管后,观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避免临床拔管综合征发生。

1.3疗效评价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统计问卷将两组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和医护人员信任度进行评价统计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调查统计问卷结果比较

对两组患者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统计问卷将两组患者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和医护人员信任度进行评价统计,护理满意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P<0.05表两组间数据比较

3探讨

我国医疗界在临床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群体侧重于积极治疗,虽然在住院过程中患者病情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但是治愈患者人数未见显著增加,究其原因,多年来临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群体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日常护理时,患者心理情绪较为负面,很难配合医护人员提出的各项护理措施,另一方面来说,医护人员由于工作量繁多,不能积极的回应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疑惑,两方面因素结合起来,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存在较大的障碍[4],不能帮助患者取得积极的护理效果。

近年来,随着临床上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改良发展,目前,我院建立起了以患者为护理出发点,医护人员围绕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整体的综合护理体系,该护理体系能够有效、舒适、及时的为患者疏导负面情绪、解答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应治疗、护理办法存在疑虑,帮助患者降低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负面体验,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5],为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医疗体验打下了基础。

本次研究中,我院2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下的老年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建立起非常高的信任度,有利于护理措施的积极推行。

参考文献:

[1]张君毅,刘毅,王蕊,等.Irisin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5):6852-3856.

[2]于雁涛,蔡丽云.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7):7-11.

[3]崔其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272-1275.

[4]李少辉,王海昌,张英梅,等.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7):3268-3271.

[5]尹洪涛,李今朝,陶贵周,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2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