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 200 例,所有人均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以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微粒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 P<0.05 ,但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微粒水平无差异, P>0.05 。 结论 :血小板微粒水平可成为预测或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血液微粒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凝血酶原与血小板检验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 2017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期间,选取入我院的 285名的患者,并且这些患者都因肝硬化病症体现入院。将对这 285名患者分别使用凝血酶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和常规的诊断。两种诊断方式间隔不要过长。然后将凝血酶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的数据记作观察组,将常规诊断的数据记作对照组。最后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和诊断速度要比对照组优秀。这 285名患者中最终被确诊的患者 280名,观察组中确诊肝硬化患者 276名,诊断准确率为 98.5%。对照组确诊肝硬化患者 258名,诊断准确率为 92.1%。这些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所得的数据对比不难得出,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凝血酶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要比传统的诊断更加准确,所以凝血酶原与血小板检验诊断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检验 肝硬化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后血小板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 7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择病例的时间范围为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 7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予以分组进行研究,分组方式则为随机数字表法,即对照组 35例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 35例进行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小板相关指标。结果: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PLT、 MPV、 PCT、 PDW以及 P-LCR水平,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改善术后血小板相关指标。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肺癌根治术 血小板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对我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 100例设作观察组,再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 80例设作对照组,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结果:比较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凝血酶原时间,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容积比( PC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肝硬化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可以准确确诊疾病,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检验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检验价值
  • 简介: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161000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溶血率得到影响,分析前后变化的差异性。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单采血小板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外周血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 126例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程度分为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双药物抵抗组和双药物敏感组。比较不同组别在心脏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通过观察发现 126例患者中单纯阿司匹林抵抗有 16例,单纯氯吡格雷抵抗有 13例,双药物抵抗有 6例,双药物敏感有 91例;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双药物抵抗组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药物敏感组( P< 0.05),且双药物抵抗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 P< 0.05),而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在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发生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联合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60 例确诊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纳入时间为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按照 模拟蓝红双色数列分布,分为常规组( 30 例 )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 30 例 )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成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 93.33% ( 28/30 )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 73.33% ( 8/30 ),( P < 0.05 )。 结论: 针对 老年性冠心病 患者,长期应用 双联合抗血小板 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成效,可推广。

  • 标签: 双联合抗血小板 老年性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8 年9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8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HA组、PRP组各 90 例,HA组采用2ml HA(共5次,分别在第 0、1、2、3、4 周注射);PRP组采用5ml PRP(共3次,分别在第0、2、4周注射)关节腔内注射。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国西部Ontario 与McMaster 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soarthritis Index,WOMAC),对比分析治疗后不同时期临床疗效及PRP及HA组间疗效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第6、12个月随访显示VAS评分、WOMAC评分PRP组优于HA 组(P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PRP H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低下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将 2019年 1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血液透析合并乙肝共计 58例患者纳入到研究中,根据本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 58例患者中, 4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面色苍白,四肢有淤青、出血点,有贫血征兆,并合并轻微水肿,探讨护理方案和结果。结果:在系统化护理干预前,患者平均 PLT值为 ,患者均有牙龈出现表现,在皮肤瘀斑面积上,平均面积为 cm。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平均 PLT值为 ,患者牙龈出血表现、皮肤瘀斑均消失。结论:血液透析合并乙型肝炎在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后,会引发严重后果,对于患者,要采用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好病情观察,降低感染、出血发生率,并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工作。

  • 标签: 血液透析 乙型肝炎患者 低分子肝素 血小板低下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和血小板变化 , 分析 临床检验学作用及对 患者 预后的影响 。 方法: 以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12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 组 ,与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20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以美国贝克曼 ACL-90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检验,以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 Beckman Couher ACT-5diffac 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 对比两组凝血象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观察组 APTT、 TT、 P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FIB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血象与血小板检测,对于脑梗死诊断的重要指标,能够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凝血象 血小板 临床检验 作用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关节腔注射 PRP 与 SH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KOA ) 的疗效,分析 PRP 治疗 KOA 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90 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PPR 组和 SH 组,各 45 例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 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的变化。结果: PPR 组总有效率为 86.67% ,明显高于 SH 组的 6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PPR 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 SH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PRP 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疗效优 SH 。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