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管道固定培训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中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8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培训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参与规范管道固定培训,培训组护理人员参与规范管道固定培训。观察两组患者管道风险发生几率。结果培训组43例患者中,1例发生管道风险,管道风险发生几率2.33%。对照组43例患者中,5例发生管道风险,管道风险发生几率11.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培训组管道风险发生几率更低。结论参与规范管道固定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管道固定及护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管道脱出等管道风险的发生几率,对于神经外科管道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 神经外科 管道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管一体固定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胃管固定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实验组实施胃管一体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管固定患者实施胃管一体固定技术可有效减少自行拔管、管道滑脱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新型3M透明贴固定胃管的新方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2021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来我院住院的需用胃管进行护理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明胶带将胃管贴合于鼻翼两侧或面颊的方法进行胃管固定,实验组采用全新的3M透明贴固定胃管的方法进行胃管固定。两组人数均为45人。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涉及胃管移动率、胃管脱落率、胶布分离率和胶布痕迹率以及患者的舒适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以上方面的调查结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胃管被移动和脱落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换胃管的过程中,胶布被移除时留下的痕迹也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表示胃管使用过程中感到不舒适的人数也少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3M透明贴在我院创新的全新固定方法的帮助下,可以最大贴合度将胃管贴合在患者的鼻翼上,贴合后的胃管自行不易脱落,在患者自己拉扯下,胃管脱落的情况也少于用普通透明胶带贴合时胃管脱落的情况。我院认为,该方法可以作为全新的临床护理手段进行推广,将这种新型胃管固定方法应用到更多临床护理领域中去。

  • 标签: 新型胃管固定方法 3M透明贴 胃管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4例在我院行静脉留置针固定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1--6月入院者纳入对照组,使用传统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2020年7--12月入院者纳入研究组,使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敷贴后不同时间段敷贴卷边率、更换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研究组各时间段敷贴卷边率、更换率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 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烦躁患者在导管固定中以改良加强胶布固定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样本录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ICU治疗的70例烦躁患者,作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行缝合固定法,观察组行改良加强胶布固定法。分析临床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固定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参照组偏低(P

  • 标签: ICU 导管固定 改良加强胶布固定法
  • 简介:摘要外固定器的应用在临床骨科治疗中能够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尤其是相对于以往的骨折处理方式而言,推广外固定器的应用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就重点针对临床骨科治疗中外固定器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外固定器 临床骨科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60例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80例)和观察组( 80例);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中,外固定架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效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各项症状恢复更快,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出血量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严重多发伤,作为一种复杂的创伤性疾病,其救治工作既是对医疗技术的考验,也是对医疗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挑战。在这其中,外固定架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迅速稳定骨折部位,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深入探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外固定架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外固定架的认识和使用水平,为更好地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基于此,以下对严重多发伤救治中外固定架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严重多发伤救治 外固定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改良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探析。方法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 1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后气管插管固定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气管插管舒适度和移位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与气管插管未移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稳固性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与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 方法 改良 舒适度 移位情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出34例纳入研究领域,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组,观察组17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感染情况,比较Lysholm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及Lysholm优良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内固定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应用个性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以随机盲选方式将我院起始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接纳的77例实施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纳入39例和38例,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我院手术室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个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低,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模式 颈椎前路 减压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于肋骨骨折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术前超声定位,对其具体应用实施详细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的对于32例患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术前超声定位以及术中探查。结果:32例患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的术前体表超声定位以及术中的具体探查结果存在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例定位错误的患者,术前的超声定位的准确率大致为94%。结论:对于肋骨骨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利用高频超声可以很好的完成肋骨骨折具体位置以及范围的扫描,并且在患者的体表实施一定得标记,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非常具备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骨折,定位,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中的运用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除去外固定支架时间5~6个月。结果本组随访8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14个月,所有病例患者均达到愈合状态,有6例骨折愈合较慢的,3例因外力进行重新矫正。本组72例为优,8例为良,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膝踝活动正常。其中有3例固定针松动,经过调整外固定支架,没有发现断针以及针道感染的情况。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架在治疗胫骨骨折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效果良好等特点。

  • 标签: 多功能外固定架 胫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