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黄婷婷

广水市中医医院 湖北随州 432700

摘要目的探讨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胃管固定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实验组实施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管固定患者实施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可有效减少自行拔管、管道滑脱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部分危重病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或吞咽困难。鼻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在营养保健中起重要作用。将胃管插入胃内,将液体食物、营养液、药品等护理措施倒入胃中,是留置胃管的方法。基本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护理操作。能够补充营养、水和药物。保留的鼻胃管如果固定不好,很容易导致鼻胃管移位、滑脱,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甚至因胃液反流而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影响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护士工作量,影响护理质量。所以,固定胃管是很重要的。传统胶带一直被用来固定胃管。因皮肤汗腺分泌,患者躁动不安,胶带固定不牢,胃管常自然脱落或意外拔出[1]。保留鼻胃管的固定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近几年,国内许多研究者在胃管固定材料和固定方法的选择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改进,但仍存在固定方法不稳定、固定方法复杂等缺点。本研究探析了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胃管固定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实验组年龄34-76岁,平均(51.44±2.27)岁,男:女=28:12。对照组年龄33-74岁,平均(51.45±2.95)岁,男:女=27:13。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实验组实施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材料:细软管1根,长40厘米,3 M 2733-0胶带1根,长8厘米*1厘米,无弹性棉绳1根,直径2毫米,长66厘米。将棉绳放入细管内,用线将细管的中间对折,在折好的突起处剪出0.5厘米的空隙,将棉绳拉出8厘米的空隙。胃管放置成功后,将棉线拉入“胃管”成型,对折插入胃管刻度线。剪断后,3 M的长边从胃管下面穿过鼻腔附近的外露部分,使胶带中间与胃管相连。此条两端拉伸后交叉缠绕,将胃管、胃管与胃管固定,形成胃管、胶带、胃管的整体固定。见图1。成功放置胃管后,将折起的胃管“两半”放在胃管的固定刻度上,拉紧绳子两端,使绳索与胃管完全贴合。把细细的软管系在皮肤上,拉紧绳子的两端,并把它系到耳枕上,可承受两根手指的松紧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统计,计数x2统计,计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45±3.71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6±2.55分。

2.2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管道脱落有1例,占2.5%,而对照组管道脱落4例、自行拔管2例、局部压疮2例,占20.0%。


3讨论

在胃肠道的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减压中应用留置管,向无意识或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和胃液。经胃肠营养支持是病人康复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通过抽胃液,还可以了解胃液的性质和数量,观察病人有无胃肠并发症。能减轻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胃壁血液循环,恢复消化功能。

对胃肠道、胆道手术的病人,术前留置胃管能有效地减少麻醉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2]。胃管长期用胶带固定。由于皮肤分泌出汗或病人烦躁,胶带固定不牢,拔胃管。另外,长期留置的病人经常更换胶带,易造成皮肤不适或损伤。

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可减少意外脱管率。常规胶带固定因病人活动、出汗及皮肤油脂分泌而固定不牢。常规方法固定胃管时,需反复更换胶带,增加了胃管意外脱落的风险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3]。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可明显降低拔管率,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另外,常规固定方法使用的胶带会刺激皮肤,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起泡等损伤。但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不需要胶带,不压迫鼻孔对侧皮肤,无过敏、水泡等皮肤损伤[4-5]。常规固定方式容易发生意外脱管。病人担心胃管脱落,活动减少,不利于手术病人恢复。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的出现使病人有安全感,病人没有心理负担,材料容易获取,制作简单。优点在于:(1)不用胶带就可避免医用粘连皮炎;(2)胃管悬吊于鼻腔内,避免管压性溃疡的发生;(3)牢固固定,避免胃管滑脱、移位;设备用3 M胶带固定,每次1cm8cm,每周更换一次,节约3 M胶带消耗

[6-7]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胃管固定患者实施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可有效减少自行拔管、管道滑脱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莹,寇京莉,张佟,孙雪枫,岳敏.胃管线绳一体化固定方法在老年留置胃管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08):859-861.

[2]袁洪霞.胃管一体化固定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122+126.

[3]张莹,寇京莉,岳敏,张佟.胃管线绳一体化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4):1927-1927.

[4]张德芬,陈妮,周成莉,毛世芳.咽胃一体管在机械通气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运用与护理[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06):1283-1288.

[5]王洪玉,吴正容.理论、实训、学术经验三位一体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06):76.

[6]郝佳丽,曹玉杰,张秀华,刘媛,都继微.新型螺旋型肠胃管安置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4):96-97.

[7]于庆生,吴宗芳,潘晋方,张琦,刘举达,王振.三维一体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1):6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