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护理持续哮喘的小儿,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样本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患儿进行分析性对比资料回顾,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后,患儿的基本情况得到改善,患儿病情得以控制,基本痊愈,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病态时,通过严格监管、落实医嘱、强化护理小儿的康复率较高,有良好的治愈效果,帮助小儿控制病情,有助于控制哮喘疾病发病率,临床实践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哮喘 持续状态 临床治疗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护理安全的首要保证。所以,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进行全方位控制,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分娩镇痛方法,本文介绍了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多方面影响,这些影响均有利于自然分娩,本文就这些影响进行综述,以帮助产科医务工作者及产妇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的选择,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 自然分娩 产程影响 综述
  • 简介:摘要文章以特定案例为基础,通过分析入院查体的各项指标,初步进行诊断,并依据各项数据分析病因,最终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保障制度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最基本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敏感而重要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各国不断探索、努力改善的核心领域。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探索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是难上加难。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建立起世界上最成功的低水平、低成本医保制度体系,用占GDP3%的投入,实现了社会所有成员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中国医保制度又走在各项社保制度前列,率先探索制度选择和运行模式,推进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不断调整、完善。

  • 标签: 医疗保障 制度 合作医疗
  • 简介:目的保健社工是藏学校日常医疗保健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该研究目的在于调查青海玉树藏学校医疗社工的医疗健康素养水平及医学继续教育需求,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发放问卷对来自青海省玉树州的调查组18名保健社工和对照组15名普通授课教师进行调查。问卷采用自制量表和中国健康素养监测问卷(2012)。调查结果利用Excel2016和SPSS21.0软件进行汇总及统计分析。结果社工群体的医疗健康素养得分较低,远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与普通授课教师群体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其中经受经常性固定医疗培训的社工得分高于未经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继续教育方面,社工群体对常见病基础理论和传染病防控的学习需求较强。另外基金会等机构举办的短期医疗知识培训是接受度最高的教育形式。结论青海玉树藏学校的保健社工群体医疗健康素养较低,可能与其年轻化、女性多、学历低的从业特点相关。开展经常性短期医疗知识培训符合主观需求,是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

  • 标签: 玉树藏区 保健社工 医疗素养调查 医学继续教育 影响因素 儿童健康
  • 简介: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深圳中部医疗紧急救援、危重症救治及转诊中心,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编制床位1200张,其中社康中心27家。全院职工2077人,高级职称320人,博、硕士215人。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深圳市 龙华区 规范化培训基地 硕士研究生 临床医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本院急诊科急诊护士68名作为对照组临床研究对象,2014年本院急诊科急诊护士68名作为观察组临床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889例急诊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对象,选择2014年190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对象;比较两组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工作效率及两组急诊护理对象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急诊护理人员;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急诊护理人员;对照组患者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急诊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年*月至*年*月收治的*例运动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手术计划及治疗经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MRI检查,以“(|)”形或倒“Q”形“手结”为标识定位中央前回(初级运动,M1);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位相倒置(波形翻转)技术确认中央沟、初级运动和运动前,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监测运动传导通路的功能。结论运动低级别胶质瘤的切除要求术前准确判定肿瘤在运动的具体位置,术中辅助应用电生理监测技术和B超等手段,依靠娴熟的显微操作技能,可以做到肿瘤近全切除而不造成永久陛瘫痪。

  • 标签: 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