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延胡索的炮制工艺和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破碎度、辅料用量、拌润时间、炒制温度 (或加水量 )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延胡索药材通过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对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延胡索生品比较,延胡索药材通过醋炙后能增加延胡索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论:延胡索产地加工及醋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延胡索趁鲜切片 4mm,加醋量 40%,在 50℃下干燥。

  • 标签: 延胡索 炮制工艺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毒副作用药理并对其预防对策进行探究。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中药毒副作用患者124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统计中药毒副作用表现,分析中药毒副作用成因,提出中药毒副作用预防对策。结果:124例患者见46例消化系统损伤、24例过敏症状、21例神经系统损伤、16例呼吸系统损伤、12例泌尿系统损伤以及5例其他毒副反应,其中20.97由药物混用引起,19.35%由疗程过长引起,17.74%由中药处理不当引起,16.13%由饮食禁忌引起,9.68%由配伍不当引起,8.87%由炮制不当引起,6.45%由体质差异引起,3.22%由其他因素引起;针对中药毒副作用预防,应从多角度制定对策,减少中药治疗风险。结论:中药毒副反应类型多样,且影响因素较多,在全面掌握中药毒副作用药理情况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强中药管理服务,通过有效预防措施应用,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保证中药治疗有效、可靠。

  • 标签: 中药 毒副作用 预防 药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疗效和中药药理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针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的方式,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从表1的内容可以看出在30名观察组患者中治愈的人数有7例,有效的人数有4例,显效的人数为3个,无效的人数为15人,总体有效率为5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人数为12人,有效人数为13人,显效人数为2人,总体有效率为93.34%。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会出现轻微恶心和呕吐的现象,在没有采用任何处理措施之后症状就会自行消失,也并不影响治疗。在观察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腹痛和胃痛等不同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34%在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包括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腹痛和其他不同类型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在不良反应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四妙散加减来治疗痛风确实可以更好地缓解疗效,也会产生较少的不良反应,所以值得在临床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四妙散 痛风治疗 疗效观察 中药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中药复方属于中医药治疗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个体化治疗手段,历经千百年才形成。在近些年,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故而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应用网络药理学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网络药理学的发展情况,从中医经文、中药协定复方等方面,对相关方剂的作用机制予以总结,旨在能对网络药理学的临床应用前景实施进一步挖掘。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作用机制 研究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阿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及药理作用。方法:以“阿胶”为关键词在 CNKI ,万方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查询其临床应用类型,频率及药理作用,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了 100 篇相关文献。中药阿胶共 23次用于滋阴养肺( 23.0%),补气血( 34.0%)和安抚胎儿( 28.0%)。 结论: 中药阿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显着的药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阿胶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理和药效。方法 随机将136例酒精性中毒患者分成两组,68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普通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药葛根汤茶饮,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酒精性中毒 中药葛根 药理研究 药效
  • 简介:摘要:厚朴是木兰科厚朴属的落叶乔木,其根部含有厚朴酚、朴酚酸等成分,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等作用,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胸腹胀闷疼痛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厚朴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药理活性。其肠道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消化、保护肠粘膜屏障,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增强肠蠕动等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厚朴酚对肠道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厚朴酚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 标签: 厚朴 肠道调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应用中药肺益肾方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将所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肺益肾方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值和FEV1/FVC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慢阻肺缓解期 中药理肺益肾方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402-01
  • 简介:摘要:网络药理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通过整合药物、疾病和生物信息,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黄芪、柴胡、五味子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可以预测中药复方中多种成分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然而,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还讨论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糖尿病中的挑战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慢性 肾病 治疗 计算机 网络药理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黄芪注射液对心血管疾病药物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患者心血管疾病66例,研究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成黄芪药物组与常规药物组,黄芪药物组使用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常规药物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黄芪药物组和常规药物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黄芪药物组病毒性心肌炎80.00%、心力衰竭75.00%、冠心病心绞痛72.72%,常规药物组分别是50.00%、41.66%、36.36%,(x2=8.286,p=0.012),结果有差异。(2)黄芪药物组和常规药物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黄芪药物组是85.22±9.25(分),常规药物组是61.43±7.18(分),(t=4.783,p=0.023),结果有差异。结论:心血管疾病采用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药理 中药黄芪注射液
  • 简介:摘要:大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大黄的药材概况进行简要介绍,系统总结了大黄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情况,并对大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便秘、痢疾、黄疸、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泻下、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 标签: 中药大黄 临床应用 功效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