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散寒除湿抗毒汤中苦杏仁苷与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散寒除湿抗毒汤的煎煮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苦杏仁苷转移率与橙皮苷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散寒除湿抗毒汤的煎煮工艺。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确定最佳煎煮工艺为第一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90min,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煎煮60min。实际值与预测值接近,RSD <2%(n=3)结论 优化后的煎煮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果良好,结果稳定可靠。

  • 标签: 苦杏仁苷 橙皮苷 煎煮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辅助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特异性皮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儿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他克莫司辅助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干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在不良反应上,参照组为22.86%,研究组为5.71,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他克莫司辅助除湿止痒软膏,对特异性皮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他克莫司 除湿止痒软膏 特异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病病人选择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联合活血益气除湿祛风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风湿病病人92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 α组( 46例)病人选择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治疗 ,β组 (46例)选择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联合活血益气除湿祛风汤治疗 。探讨2组病人症状改善优良率,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 结果:β组 症状改善优良率为95.65%,明显高于 α组 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β组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 11.25±1.22) g/L,明显低于 α组 (

  • 标签: 风湿病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活血益气除湿祛风汤 临床效果 免疫球蛋白 IgG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采用联合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4月-2022年4月的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常规治疗)和B组(除湿胃苓汤加减+火针),疗效对比。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3.00%)优于A组的90.00%、12.00%(x2=5.673、5.837,p=0.017、0.015);B组临床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 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采用联合中医治疗方案疗效更加显著。

  • 标签: 除湿胃苓汤加减 火针 慢性湿疹 脾虚湿蕴证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采取清热除湿汤与皮炎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99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接受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的命名为A组,接受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33例命名为B组,接受皮炎汤进行治疗的33例命名为C组,并对比分析这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三组的临床有效率,结果B组以及C组与A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三组的皮肤改善情况,结果B组与C组的皮肤瘙痒、皮疹面积以及皮肤颜色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但B组以及C组的皮肤改善评分与A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清热除湿汤 皮炎汤 湿热内蕴型面部脂溢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X线与传统乳腺X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9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将采用传统乳腺X线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采用数字乳腺X线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长、曝光次数、摄影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X线机具备曝光条件好、成像清晰等特点,有利于缩短检查时长。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机 传统乳腺X线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呼吸相关性肺炎与呼吸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总共 200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1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呼吸集束干预方案。最后将两组 VAP(呼吸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7%低于对照组 45%的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 5%低于对照组 11%的死亡率;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 3天短于对照组 5天的是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上研究组为 7天, 短于对照组 10天,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从临床上来看,对于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介入呼吸集束干预策略具有良好的效果,呼吸集束干预策略有很多方面的优点,护理人员在操作和实施上比较容易而且临床效果很好,实际运用可行。目前在防止呼吸相关肺炎工作有显著进步,此方法需要医生和护士密切予以关注,值得临床应用和业内推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集束干预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除湿解毒汤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 标签:
  • 简介:摘 要:呼吸是临床使用中常用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在针对呼吸衰竭、无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患者救治中起到关键作用。Maquet(迈柯唯)的SERVO-S呼吸机具有人机同步性好,界面友好易操作等特点,主要应用在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得治疗中。该种呼吸操作简单,故障报警代码明确,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故障代码及维修手册中的提示,直接索引代码含义,现将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案与大家进行探讨。

  • 标签: 呼吸机 故障现象 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过程时运用综合护理方式与其效果探讨。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之间到本院治疗的ICU呼吸重症患者随机抽取了101例,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最终比较。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撤成功人数以及护理满意人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一次撤成功人数以及护理满意人数较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运用到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过程中,能帮助患者提高一次撤成功率,缩短呼吸的撤机时间。

  • 标签: ICU呼吸重症患者 呼吸机撤机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对提高ICU呼吸依赖患者撤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撤的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结果干预组的撤成功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提高ICU呼吸依赖患者撤成功率的效果显著,增加撤成功率的同时还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依赖患者 ICU呼吸机撤机 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呼吸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相关性疾病。结论: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路系统 更换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