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水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中国现在的制造行业发展很快,水源污染的情况也在加重,突发性的水源危机时常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提出饮用质检测的相关方法,旨在提高人们的饮水安全。

  • 标签: 饮用水 卫生 监测 对策
  • 简介:目的开展饮用中铁现场检测方法研究,应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及配套试剂包开展检测,并评价方法效果。方法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绘制内置标准曲线,实现生活饮用中铁浓度现场直读。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0.1~3.0mg/L,r〉0.999。分别用纯水及生活饮用水样进行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9.2%。分别用低、中、高3个不同浓度铁(浓度分别为0.1mg/L、0.3mg/L和0.5mg/L)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5.0%~124.0%之间。测定有证标准参考物质,结果在标准值范围内。结论该现场检测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饮用中铁的现场检测。

  • 标签: 饮用水 现场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农村生活饮用卫生监测管理模式,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法采用多村镇统一供水的方式,集中对水源进行整改和管理;对饮用进行连续监测,并根据《生活饮用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采用连续监测、统一供水之后,农村生活饮用的合格率有明显的提升,水源的污染治理和预防也有大幅度改善。当地水源一般指标合格率由原来的47.65%上升到79.97%,有毒物质检测合格率由61.57%上升到97.34%,微生物合格率由49.23%上升到96.21%。结论为保障农村生活饮水安全,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并做到因地制宜此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水源安全,进而保障人民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农村 生活饮用水 卫生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咸阳市内桶装饮用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控制措施。方法按照国标GB/T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桶装饮用进行检测。结果从监测的40份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株,检出率为20%。结论本市桶装饮用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严重,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健康。

  • 标签: 桶装饮用水 铜绿假单胞菌 监测情况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两种微核试验对饮用遗传毒性进行检测比较的灵敏性、有效性。方法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分别对某市的饮用的有机浓集物的遗传毒性进行检测。结果1水厂水源水、末梢水和2厂的末梢水诱导的微核细胞千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污染指数在1.5-2.0之间,属于轻度污染。2厂的水源水诱导的微核细胞千分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污染指数小于1.5,基本无污染。两个水厂的出厂水诱导的微核细胞千分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污染指数在2.0-3.5之间,属于中度度污染。两个水厂检测结果一致,都存在经过消毒工艺后水的致突变性增加的现象。结论对于遗传毒性的检测,两种方法都比较稳定,蚕豆根尖微核技术适用于低剂量致变因子遗传毒性的检测分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能更好的反映致变因子对人体的影响。

  • 标签: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遗传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市自流井区生活饮用水质现状,为进一步改善水质质量,为控制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标准检验方法》对31个参数进行检测,按《生活饮用卫生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市政水厂为完全处理的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100%。乡镇级水厂为完全处理或部分处理的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35.0%。结论市政供水水质能满足居民健康饮用的需求;乡镇级供水被微生物污染严重,居民饮用水质质量不容乐观,应加快扩大市政水厂的供水范围,加强对乡镇级水厂水质进行有效的消毒净化。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结果 净化消毒
  • 简介:目的对我国现行《生活饮用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可操作性及术语定义开展追踪评价,为启动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全国12个省(直辖市)的卫生计生监督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水单位在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修订建议。结果被调查的机构中73.5%认为标准可操作性非常好,22.2%认为个别地方缺乏可操作性,4.3%认为可操作性一般,需增加内容。主要问题包括:常规与非常规项目的设置不合理;臭、味和肉眼可见物等指标缺乏客观结果、针对新型供水方式的内容较少;有些检验方法老旧;部分内容与其他规范相冲突;部分指标的限值和检测方法的限值不匹配等。对于分散式供水和常规指标的定义,80%以上的受访机构认为表述是清晰的。对于集中式供水、小型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而言,受访机构认为术语定义模糊的比例较高。结论总体而言,标准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但部分指标和内容需要修订。

  • 标签: 饮用水 卫生标准 评价
  • 简介:目的掌握漯河市桶装饮用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现状,为市场监管和国家制订相应标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操作程序对2013-2014年采集的69份桶装饮用样品进行卫生检验。结果69份桶装饮用中7份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样品总体检出率为10.1%。不同年份、不同包装类型、不同采样环节样品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的部分桶装饮用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现象,建议监管部门强化市场监测,维护消费者健康。

  • 标签: 桶装饮用水 铜绿假单胞菌 污染 检出率
  • 简介:目的建立顶空(HS)气相色谱(GC)法测定生活饮用中11种氯苯类化合物及六氯丁二烯的方法。方法取水样10mL放入预先加入2.5g氯化钠的20mL顶空瓶中,在80℃平衡15min后顶空进样,选用Rtx-1701(30.00m×0.25mm×0.25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五氯苯、六氯苯和六氯丁二烯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00~32.00μg/L、0.20~6.40μg/L、0.05~1.60μg/L、0.02~0.64μg/L、0.02~0.64μg/L和0.01~0.32μg/L。若取10mL水样,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162~0.26200μg/L。出厂水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0%~119%,相对标准偏差为2.24%~4.99%。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不使用有机溶剂等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生活饮用中氯苯类化合物和六氯丁二烯。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氯苯类化合物 六氯丁二烯 饮用水
  • 简介:目的建立生活饮用及水源水中灭草松、莠去津、2,4-滴、呋喃丹、五氯酚、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残留量的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水样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7种有机污染物。结果灭草松、莠去津、呋喃丹、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在0.5~10μg/L范围内;2,4-滴、五氯酚在5~1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85.3%~103.9%,所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98%~4.78%之间。结论此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生活饮用及水源水中7种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

  • 标签: 食品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
  • 简介:目的建立阳离子色谱法检验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中锂、钠、铵、钾、镁、钙6种阳离子的检测技术。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阳离子分析柱CS12A,以20mmol/L甲基磺酸作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ml/min。结果在0.02~1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RSD〈6.24%,回收率为98.37%~110.50%。锂、钠、铵、钾、镁、钙阳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3、0.04、0.03、0.05、0.04mg/L。结论该方法简便省时,准确度、精密度良好,能满足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的检测要求。

  • 标签: 离子色谱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6种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