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孩子一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是一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是高峰期中的高峰。用母乳喂养,无疑是婴儿良好生长发育的保证。母乳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孩子在4个月前应完全由母乳喂养,不必加任何辅食。

  • 标签: 母乳喂养 婴儿生长发育 高峰期 营养物质 孩子
  • 简介: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的菌群分布及报阳时间,为实验室病原菌诊断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11月某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标本,记录血培养报阳时间并将所获得病原菌鉴定至菌种。结果从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1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85%,革兰阴性杆菌占57.32%,真菌占10.83%。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报阳的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0.50d,非发酵菌0.63d,肠球菌属0.60d,链球菌属0.80d,葡萄球菌属1.01d,真菌1.44d。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报阳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非发酵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在4d内仪器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1d内报阳性。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菌群分布 报阳时间 中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不同时间 修复 神经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血糖检验中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31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清晨空腹抽血,选择最佳的血标本,测定血标本在放置1h、2h、3h、4h与5h的变化情况。结果2h后,血标本的检测值开始持续降低,放置时间越长,血糖下降浓度的百分比越小。结论血糖检验中,血标本的放置时间对最终检测结果产生极大影响,准确血糖检测数据出现的时间为2h。

  • 标签: 血糖检验 血标本 放置时间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ICU入住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ICU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ICU停留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ICU 感染 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时间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疗效影响研究。方法纳入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依据盲选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在给予两组患者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给予时间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持续跟踪随访一年。结果①研究组有12例基本治愈、10例有效、14例进步,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5例基本治愈、6例有效、12例进步,总有效率为57.50%,两组对比,P<0.05;②研究组有23例十分满意、15例基本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有12例十分满意、18例基本满意,护理满意率为75.00%,两组对比,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时间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疗效影响明显,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时间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方法从敦煌市中医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并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44例。其中甲组患者的用药间隔时间不给予控制,而乙组则根据抗菌药物的药效参数对给药间隔时间以及给药方案进行有效控制,对比两组的用药合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乙组给药时间合理率是88.64%,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1.36%,显著优于甲组的68.18%、27.27%,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并严格控制给药间隔时间,有利于提升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静滴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时间对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1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根据患者手术的中位手术时间分为长时间组(66例)和短时间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情况。结果长时间组患者的体质指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短时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时间组手术医师的手术经验低于短时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25kg/m2是患者手术时间长的危险因素,手术医师手术经验≥100例是患者手术时间长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手术医师手术经验较少的,应注意选择体质指数较低的患者,以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早的康复,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手术时间 腹腔镜 肝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2弛豫时间在腰椎间盘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明确T2弛豫时间否可以作为量化椎间盘退变的指标。方法收集来我院行腰椎问盘MR扫描患者17例(均无手术史及内固定、无MR扫描禁忌),17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行常规MR扫描腰椎常规MRI,并测量T2弛豫时间。结果正常组和病人组L3,L4,L5间T2弛豫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腰椎T2弛豫时间值高于病人组,两组在其他信号值组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病人组总的椎间盘T2弛豫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椎间盘高于病人组,在其他信号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各个椎间盘L5/S1椎间盘与L1/2~L3/4椎间盘T2弛豫时间有统计学差异,L5/S1~L4/5椎间盘T2弛豫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病人不同信号组各个腰椎比较L1/2~L3/4椎间盘T2弛豫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4/L5与L5/S1椎间盘T2弛豫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腰椎椎问盘退变 T2弛豫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精液取出后液化10-20min处理与液化21~30min处理对人工受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12月行人工授精助孕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精液处理前液化10-20min(176cycle),B组精液处理前液化21~30min(360cycle)。比较组间a+b级精子总数、妊娠率及流产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妊娠率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a+b级精子总数[(58.04-3812)×10^6/m1]低于B组[(66.0±29.4)×10^6/m1]a+b级精子总数。A组妊娠率、流产率分别为21.O%(37/176)、29.7%(11/37),B组分别为16.3%(59/360)、22.0%(13/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男方年龄、卵泡期用药、非男方因素、处理后a+b级精子总数与妊娠率有关(OR=6.58、4.57、4.13、4.09,均P〈0.05)。结论缩短精液处理前液化时间对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人工受精 妊娠 精液处理时间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部分时间遮盖与全天遮盖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完成临床数据测定的病例108例108眼,随机分为部分时间遮盖组和全天遮盖组各54例,进行屈光矫正、双眼视觉等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时间遮盖组轻度弱视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5.46%,全天遮盖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时间遮盖组屈光参差量〉3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7.62%,全天遮盖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部分遮盖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显著,因部分遮盖能提高弱视治疗的依存性,减轻弱视儿童的心理压力,有望取代全天遮盖。

  • 标签: 屈光参差性弱视 部分时间遮盖 全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失眠症患者对其平均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40)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平均睡眠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PSQ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PSQI评分为(4.26±1.24)分,6个月评分为(4.43±1.36)分,明显低于该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平均入睡时间为(1.20±0.24)h,平均睡眠时间为(4.62±0.49)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失眠症患者效果优良,可明显延长其平均睡眠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失眠症高压氧平均睡眠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500例产后盆底功能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观察对象均于产后42d、产后3个月和产后6个月接受康复护理,记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观察对象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观察对象尿失禁发生率相对更低,且盆底肌力观察指标和盆底压力情况与B、C两组比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损伤患者尽早接受康复护理,有助于盆底功能的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产后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88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12h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患者为6~12h肾脏替代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差异并不明显,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O-3、K+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Na+、MAP和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也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7.7%,观察组患者则为50.0%,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病死率随其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开始时的肾外器官数量增多的逐渐加大。结论在重症急性肾衰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时间肾脏替代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差异不大,两者均具有较高病死率,为了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应该进一步对其临床可操作性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重症急性肾衰 不同时间 肾脏替代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骨科创伤中心专门护理人员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中的作用。方法是用回顾性表格收集住院患者未进行专职护理出院一年和进行专职护理一年后数据,表格包括年龄、性别、静脉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间等,对统计数据进行Wilcoxon/Kruskal–Wallis。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临床实践的核心内容。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专业亚专科化发展已成趋势,作为医疗质量评定的重要一环,护理小组亚专科化也势在必行3。作者在原有护理小组基础上进一步亚专科化细分,设置更专科化的专职护理工作,新的形势要求不断的护理工作的改进,在改进护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护理工作朝向健康为本,疾病康复,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也是骨科护理的目的。结论是专职护理人员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 标签: 专科护理 创伤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评价其合理性。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1月~2014年12月神经外科的所有手术患者,分析评价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神经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69.1%,I类切口手术用药不合理率高,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且术后用药时间较长。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8例,感染率为2。74%。结论需加强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应用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标签: 疟疾 预测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近期(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下肢静脉曲张为诊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称为对照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称为干预组。将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及SAS、SDS评分对照解析。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效果理想,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曲张 下床活动时间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恩度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5例,抽取其中接受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的患者31例,根据不同给药时间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10人,c组11人),检测患者血清VEGF-2的浓度变化,脑水肿变化情况及发生率,按照RESIC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76.2%,临床获益率89.4%,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为(76.8±8.7)%、(82.1±5.6)%、(74.5±6.7)%(P>0.05);中位肿瘤无进展时间分别为为11.0个月、11.5个月、10.8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2%、62.1%、52.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血清中VEGF-2浓度变化分别为(0.20±0.02)、(0.25±0.07)、(0.17±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浓度变化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6,r=0.476、r=0.378,P值均>0.05,无明显相关性。其浓度变化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r=0.425,r=0.498、r=0.379,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疗效,但VEGF-2的浓度变化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尚不能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血管内皮抑素 全脑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大批量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散瞳时间点,以达到满意的手术散瞳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眼科住院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89例,每批患者20-30例,根据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瞳孔孔径散大的规律,每位患者手术总时间、医生操作熟练度等、把每批患者术前分为若干小组,并确定每小组术前散瞳时间点。结果489例患者采用分组分段时间管理,散瞳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结论成批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实施分组分段时间,能够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摘除术 散瞳 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