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孕酮含量水平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35例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和28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孕酮的浓度,运用t检验统计评价β-HCG、孕酮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结果正常宫内孕者,血清β-HCG和孕酮含量均较高;而异位妊娠时,血清β-HCG和孕酮含量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测定β-HCG和孕酮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孕酮 异位妊娠 正常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腹部彩超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40例卵巢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SIMENS生产的ACUSON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GE生产的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分别进行TAS和TVS检测,设置经腹部频率为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7MHz。结果TAS联合TVS检测的病理符合率要明显高于单纯TAS检查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一TNS检测,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腹部彩超 阴道超声 卵巢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治的52例胃癌患者在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CA72-4、CEA水平,并与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治疗前4种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体检者水平(P均<0.01);4种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任何一项标记物单项检测(P<均0.01)。结论血清CA12-5、CA19-9、CA72-4、CEA联合检测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胃癌 CA12-5 CA19-9 CA72-4 CEA 联合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α-岩藻糖苷酶(AFU)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为观察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FP、AFU的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U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U、AF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均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FU、AFP肿瘤标志物能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alpha -岩藻糖苷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8例肺癌患者是由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纳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18例肺部存在良性病变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5种血清标志物联合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肺癌良性疾病患者有明显升高,可用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癌诊断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于肝内胆管癌诊断联合应用CT以及MRI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4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采取手术以及病理确诊,在诊断期间采取CT、MRI扫描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所得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相较于病理学诊断所得结果,联合应用CT以及MRI技术取得的符合率较高,可达到98.65%,所得数值高于任何单一检查措施,差异显著,P

  • 标签: CT MRI技术 肝内胆管癌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50例孕妇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与剖宫产术后及自然分娩后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950例孕妇中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96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2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7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1例,误诊2例,低置胎盘42例,漏诊2例。均与术后及分娩后结果相对照发现,超声诊断符合率95.8%。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前置胎盘中具有很高的诊断率,可为临床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诊断 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胃癌患者中采取血清胃泌素17联合胸苷激酶1检测的效果。方法本次数据分析实验组选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参与纳入且收治的16例胃癌患者,参照组选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参与纳入且收治的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观察比对实验组和参照组血清胃泌素17、胸苷激酶1水平。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胸苷激酶1水平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显示组间数据参比检验意义。结论将血清胃泌素17联合胸苷激酶1检测应用在诊断胃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纳入借鉴。

  • 标签: 血清胃泌素17 胸苷激酶1 胃癌
  • 简介:摘要肝脏是体内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器官,它具有很高的器官特异性。1同时,肝脏也是处理胆红素的重要器官。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是反映肝脏情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新生儿不同类型黄疸时血清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浓度,以判断新生儿黄疸情况。实验组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血清,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浓度。所有入选对象中,生理性黄疸42例,病理性黄疸组79例,对照组46例。结果显示,病理性黄疸组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与生理性黄疸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前来我院诊断的胸部创伤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及穿刺证实为胸部创伤。在此之前,对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CT表现。结果经过CT诊断,发现与病理及穿刺证实结果相符,证明胸部创伤CT诊断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并且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患者的病痛。在42例患者当中,30例患者被诊断为肺挫伤,12例患者被诊断为单纯肋骨骨折。另外,共计5例患者合并胸骨骨折,8例患者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在本次CT诊断当中,42例患者的诊断时间为受伤后8h以内进行,其中有6例患者是在受伤后的24h内进行检查,这些患者被查出湿肺症状。30例肺挫伤患者在CT诊断中,主要是表现出大片、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总体上的形态并不规则,密度比较淡。8例合并气胸及胸腔积液患者的CT诊断,主要表现出患者侧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子。12例单纯肋骨骨折患者,其CT诊断比较明显,由于是单纯肋骨骨折,因此肋骨及胸骨骨质呈连续性中断,胸骨与胸骨体部出现骨质断裂。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给予CT诊断,不仅可以有效的了解患者创伤类型、创伤程度,同时可以为日后的康复治疗、休养提供较多参考,减少复发可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CT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完全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CT扫描 创伤 胸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腺瘤采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并在患者手术后针对理结果判断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超声检查得出的甲状腺腺瘤图像,其腺瘤肿块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肿块也大多呈圆形,并在周围有微弱的回声晕,本次诊断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有68例,诊断的符合率为94.4%,4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5.6%,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并提供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腺瘤 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8例CAD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血清hs-CRP、TC、HDLC测定及分析。结果CAD患者TC/HDL-C比值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TC/HDL-C比值和hs-CRP的诊断阳性率(93.1%)高于分别应用hs-CRP(84.5%)、和TC/HDL-C(75.2%)的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应用TC/HDL-C比值和hs-CRP更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免疫学联合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中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纳入的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所有资料,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2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均采取免疫学检测,对比研究参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指标。结果数据提示,实验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G、IgM、IgA、C4、C3水平、ANSA阳性检出率、ENA阳性检出率、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呈现出显著对比差异。结论将免疫学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感染性疾病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38例,病毒感染16例,对其进行全血CRP与血常规WBC计数联合检验。结果全血CRP和血常规WBC计数检测呈正相关关系,细菌感染组的全血CRP和WBC计数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全血CRP阳性率(94.7%)和血常规WBC阳性率(84.2%)均高于病毒感染组(37.5%、43.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血CRP联合血常规WBC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准确性较高,可谓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有效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有助于保证患儿的身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感染性疾病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印片细胞学与快速冰冻在甲状腺肿瘤术中病理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50例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并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为评估标准,对单纯印片细胞学、单纯快速冰冻切片、以及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印片细胞学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6.00%(43/50);单纯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4.00%(42/50);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8.00%(49/50)。组间数据对比,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冰冻对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印片细胞学与快速冰冻切片法联合应用于对甲状腺肿瘤的术中病理诊断,可相互弥补,减少误诊率,提高术中病理快速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印片细胞学 快速冰冻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30例RA患者,98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的抗CCP抗体和RF。结果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与任何单一项检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明显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

  • 标签: 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抗CCP抗体和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过程准确率,明确该方法的意义。方法:通过RF(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对500例RA(类风湿性关节炎,下文以RA替代)患者和500例非RA患者(他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分别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RF运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专业方式,不用删除),而抗CCP抗体运用ELISA法,进一步检测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经过反复的论证,在阳性率表达上,观察组患者的RF和抗CCP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同时差别具有统计学分析的意义。另外观察组中对于RA和抗CCP抗体的灵敏度值分别为68%和70%,特异性数值为78%和96%,联合检测法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24%。结论:RA患者的诊断中,抗CCP抗体优于RF,同时联合RF和抗CCP抗体的检测方法拥有更高的灵敏性,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

  • 标签: 抗CCP抗体 RF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