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膏方的历史由来、制作工艺作出简介,引出抗衰灵膏在组方的配伍选择和各组分的详解,将抗衰灵膏在剂型选择上作出考究,选择利于市场的成品,优化产品资源。

  • 标签: 抗衰灵膏 方解 药理 膏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清灌肠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0年01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外感发热患儿3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外感发热患儿分为A1组(观察组150例)与A2组(对照组150例)。A2组选择双黄连口服液给予临床治疗;A1组选择小儿清灌肠合剂给予临床治疗。对比A1组与A2组外感发热患儿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儿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外感发热患儿,选择小儿清灌肠合剂给予临床治疗,在促进患儿临床体温恢复以及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等方面,表现意义显著。

  • 标签: 小儿清解灌肠合剂 小儿 外感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指标。结果小针刀治疗组40例经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00%有效;电针对照组总有效率67.5%。结论本疗法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针刀 松解术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吲哚美辛治疗妊娠期羊水过多的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羊水过多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羊水过多孕妇采取吲哚美辛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羊水过多孕妇采用温脾益肾法进行治疗,最后比较两组羊水过多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羊水过多孕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羊水过多孕妇的治疗,采用吲哚美辛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很好的降低孕妇妊娠期子宫内的羊水量,减少孕妇因羊水过多引发的并发症,提高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指数。

  • 标签: 吲哚美辛 妊娠期 羊水过多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中磷定两种不同使用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按照患者进入我院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分组,分为两组,分别60例,其中排列单号为对照组,排列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磷定进行常规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首次结合磷定的负荷量后进行微量的泵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的磷定使用量、住院时长、反跳数、中间综合病持续时长、死亡人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观察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磷定使用剂量多于对照组,但是阿托品的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反跳数、中间综合病持续时长、死亡人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重度有机磷重度患者的临床应用磷定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负荷量应用后微量泵注具有更好的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度有机磷中毒 解磷定 微量泵输注 静脉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照针刀松配合道医推拿与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0例,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后,分别行针刀松配合道医推拿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统计症候积分和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近、远期有效率为94.1%、83.3%,对照组分别为91.2%和63.3%,两组远期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症候积分相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道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近期疗效相当,症候改善和远期疗效则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刀松配合道医推拿能更好的改善颈部的力学平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术对促进肠梗阻病患手术之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肠梗阻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手术后各项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实验组病患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排气的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都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术能有效促进肠梗阻病患手术之后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 术后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寰枕关节松后路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5例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入路寰枕关节松后路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患者,分别给予心理护理、积极术前准备、行呼吸功能训练、体位训练与床上大小便训练、口腔准备,术后观察密切病情与生命体征、口腔与气管护理、管道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术后4~15个月行临床影像学随访。结果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4~15个月临床影像学随访,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入路寰枕关节松后路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其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在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与生命体征,做好维护颅颈稳定性护理、鼻饲护理、口腔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

  • 标签: 经口咽入路 颅颈交界区畸形 后路枕颈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