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对 2 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糖尿病患者 100 例,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在和健康管理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管理执行情况跟踪,采用科学饮食、科学运动,配合必要的营养强化补充,指导用药调整、健康教育和中医保健指导等强化治疗3个月,监测病情控制的变化情况。对照组接受普通的糖尿病知识宣教,其他生活方式不作干预。试验人员在试验开始前提供3个月内的健康体检报告,由健康管理师记录健康档案。结果:实验组血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有助于糖尿病血糖控制。

  • 标签: 二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2糖尿病需要综合管理。各个学科的整合是正在发生的客观现实,只有组建一支由内分泌专家为主、多学科专家参与的治疗团队,包括如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医学、营养学、外科、中医等,才能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分析,把握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综合管理 学科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变革理论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及运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9月开始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变革理论,通过对相关护理法律文件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理念,创造职业理想,突显个性化管理。结果运用变革型领导理论模式可使手术室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团队凝聚力。结论手术室管理中变革理论的应用,可使护理质量提升,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质量。

  • 标签: 变革型理论 手术室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在我国,成人糖尿病总数已超过9400万,其中Ⅱ糖尿病占90.0%以上,因此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通过饮食治疗即合理饮食能够改善患者整体的健康状况,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有效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 标签: 饮食治疗 糖尿病 管理
  • 简介:摘要[1]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各脏器(以腹腔、肺部及皮下组织为主)的并殖吸虫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并殖吸虫主要分布在直接捕食溪蟹的地方,夏秋季感染为主,在我市内地罕见,2010年4月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并殖吸虫 肺吸虫 寄生虫 皮下包块型 胸肺型 腹型
  • 简介:“即使1分钟也想多睡一会儿”、“早晨没有食欲”等,出人意料的是,不吃早餐的人很多。通过2010年厚生劳动省进行的调查(参见下图)发现,特别是20多岁的女性,不吃早餐的人较多,3~4人中就有1个人不吃早餐。

  • 标签: 酸奶 饮用 早餐
  • 简介:摘要目的将集束化管理理念应用于BD安全留置针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静脉穿次的成功率。方法对2014年10月-12月行BD安全安全留置针植入的患者232例进行集束化管理,观察穿刺成功率、渗漏率、脱管率、导管赌塞率、静脉炎的发生率与2014年7月-9月行BD安全留置针的患者225例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渗漏率、脱管率、导管赌塞率、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在BD安全留置针中的应用有显著效果,提高了静脉穿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针刺伤。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BD安全型留置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40例2糖尿病胰岛素临床治疗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40例2糖尿病合并胰岛素患者为研究对象,140例患者均经过WHO糖尿病诊断标确诊,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62例,140例患者均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结果140例患者中,113例(80.7%)患者在24h内得到了明确的诊断,27例(19.3%)患者在就诊2-5d后得到明确诊断。140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后,治疗后显效患者109例(77.9%),治疗后有效患者27例(19.3%),治疗后无效患者4例(2.9%),显效患者109例(77.9%)明显优于有效患者27例(19.3%)和治疗无效患者4例(2.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对2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中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皮下注射 胰岛素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确诊的的200例社区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将管理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1年后,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对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提高(P<0.05);管理组患者生活行为状况除个别项目外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减轻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规范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及内科门诊在2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来自社区管理的2糖尿病患者归为社区管理组,将155例患者门诊就诊患者归为内科门诊组,进行血糖监测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管理组在血糖控制、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比例等方面均优于内科门诊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管理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善不良行为习惯,与内科门诊管理相比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管理 内科门诊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神经重症患者以螺旋鼻肠管进行营养管理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接收的 22 例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螺旋鼻肠管进行营养管理,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置管情况及肠内营养结果。 结果 : 本组患者中 21 例鼻肠管末端于置管 6~12h 内自行抵达空肠, 1 例借助胃镜抵达空肠,进入深度 95~115cm ,平均深度( 110.45±5.62 ) cm 。 22 例患者中有 6 例出现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不良反应缓解。本组患者未出现堵管现象,均成功痊愈出院 。 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以螺旋鼻肠管进行营养管理可提高营养支持效果,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诊疗中具有应用实效性。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神经重症 营养管理
  • 作者: 姚裕忠吴文怡(通讯作者)邵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82)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的2型糖尿病家庭支持路径与效果评价方法。方法:选取150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由家庭医生小组通过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家庭协同等强化家庭支持12个月,分析评估管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相关认知、遵医依从性、理化指标情况等。结果: 基于家庭支持下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后,居民糖尿病认知水平、依从性、部分理化指标及家庭支持行为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p<0.01)。结论: 家庭支持协同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中效果明显,适宜推广,但家庭医生角色扮演,家庭干预管理路径尚需进一步优化与思考。  【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护理给药性缺陷发生原因及特征,探索预防护理给药缺陷的管理对策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间,63例护理给药缺陷的发生原因及特征,探索管理对策与预防措施。结果(1)低年资护龄、低职称、低学历客观凸现护理给药缺陷突变。(2)查对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沟通不够易致护理给药性缺陷的根源所在。讨论护理管理人员针对易致护理给药缺陷主客观因素,制定相应的与控制措施。在具体管理对策上,采取主观可控的“三查七对和规范操作流程”预防给药性缺陷的客观发生,强化护士法律观念,增强护士执业安全意识,确保护士执业安全和安全护理。

  • 标签: 护理给药缺陷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介绍饮食自我管理的内涵、2糖尿病病人饮食自我管理的现状,在分析饮食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及现有测评工具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明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完善2糖尿病病人饮食自我管理测评体系,以期为病人饮食行为干预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饮食 自我管理 现状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