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突发事件时急救对人员伤者的院前急救进行总结,加强院前急救能力,为需抢救的伤者赢得宝贵的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中,重大突发事件院前急救护理的过程,形成合理的流程,快捷安全的将患者转运到医院。结论合理的流程,准确及时的救护,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 标签: 突发事件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组织护理人员开展灾害救护,能够使护理人员基本掌握灾害应急保障技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施有效的救援护理。在突发事件和灾害救护中,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护士实际做出的贡献与其可能做出的贡献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角色和职责,在灾害暴发时的紧急干预中,对护士的角色及其职责进行了明确定位。

  • 标签: 护士 突发事件 灾害救护 职责
  • 简介:目的通过对玉溪市红塔区2011-2017年手足口病突发事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2011-2017年红塔区共发生手足口病突发事件13起,发病213人,罹患率3.8%(213/5596);幼托儿童报告最多,占77.9%;2012年发生起数最多,占46.2%;突发事件发生率中位数3.2%;第2季度与第4季度突发事件多发,且第4季度突发事件发生率(9.3%)高于第2季度(2.4%)(P〈0.05);中心城区街道报告突发事件最多,且幼儿园突发事件中城市突发事件发生率高于农村幼儿园(P〈0.01),由小班首发引起突发事件的起数较多;确定为EV71病毒感染事件较多;首发与达到突发标准时间间隔、首末例病例发病时间间隔间无明显联系。结论手足口病流行性季节上升期应注意手足口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因素的复杂性采取针对性措施。

  • 标签: 突发事件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自主维权意识的提高,也使得各种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组成部分,当前这种类型的事件不断增多,加上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传播,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基于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认识,一定要深化应急管理研究,对于公共卫生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形成一套科学应急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把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应急管理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基本研究
  • 简介:摘要现如今,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象频发,而事件应急处理的体制建设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完善,是农村公共事件处理的基础保障,只有熟悉和掌握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本文就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办法展开讨论,并以此为警戒来完善我国的公共卫生系统。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办法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城市相比基层乡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依旧比较落后,时常会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大,因此,如何让基层乡镇走出公共卫生管理困境,加强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成为当前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基层 乡镇 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疾控中心2017年1月-12月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资料,探讨疾控中心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全年总发生次数为13次,发病人数为264人,死亡人数1例。传染病事件数6次(占46.154%),学校发生数5次(占38.462%),社会发生数2次(占15.385%);发生时间分别为3月、4月、7月、10月。结论突发公共事件危害严重,破坏社会稳定,而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事件有预防和控制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突发公共事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着重选取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市公共安全卫生突发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观察组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其作用进一步加强,突发食物中毒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减少,与之前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效果十分显著,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在针对突发食物中毒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突发食物中毒等相关事件的发生几率,这样的方法值得深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屡有发生,该类事件的发生可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冲击,因此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方法较多,本次研究则对其常见预警方法做出列举,现将其详情整理并综述如下。

  • 标签: 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 预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000名村小学(乡村组)学生和1000名镇小学(乡镇组)学生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自2015年3月22日至2017年3月22日期间相同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分析两地区卫生状况和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不同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分析本次实验,被调查2所学校相同的人数和相同的传染病,乡村小学传染病发病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乡镇小学(P<0.05)。结论经济、卫生条件较差,学生卫生习惯不佳和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会导致传染病发病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上升,为了保障学生健康,防止传染病流行,还需加强落实传染病预防措施和管理工作。

  • 标签: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 控制
  • 简介:人的胸膜有两层,分别紧贴肺表面和胸壁内面,两层胸膜之间的空隙为胸腔。肺漏气就是胸膜因病变或受外伤破裂时气体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在医学上称为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气胸的类型、气胸发生的速度、胸腔积气的多少和胸腔内压力以及原有基础肺功能等。患者发病前往往会有一些诱发因素存在,如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而张力性气胸除上述症状外,可有表情紧张、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 标签: 肺表面 肺漏气 胸痛 突发性 张力性气胸 胸腔内压力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指的是在医疗机构护理过程中发生的,诸如窒息、烫伤、跌倒、用药错误等与病人的安全密切相关没有预计到或者不被希望发生的计划之外的事件。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并且在医疗卫生系统对医院等级进行评审中已将护理不良事件纳为评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当前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现状出发,分析如何积极应对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淋巴瘤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性收集山东省立医院近8年胸外科诊断为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24例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电话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男11例,女13例。发病年龄21-66岁,平均42.25岁。23例因各种症状就诊,1例体检发现,其中上腔静脉综合症10例,胸痛10例,咳嗽6例,面、颈部肿胀6例,腹股沟肿块2例,6例有心包积液,2例肺受侵犯,1例有脾肿大,3例有骨髓浸润。本文首次就诊时有四例误诊病例,其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被误诊为纵隔型肺癌2例,侵袭性胸腺瘤1例,结节病1例。6例手术,其中3例手术治疗,该3例患者为孤立性结节,术前未明确诊断,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3例手术加放化疗,18例通过穿刺等方式明确病理后采用放化疗。在本组病例中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为62.5%,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为60%。18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为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原发纵隔弥漫大B细胞患者16例(66.67%),富于淋巴细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例(8.33%),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2例(8.33%),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4例(16.7%)。结论原发性纵隔淋巴瘤首次就诊容易误诊;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对于术前诊断未明的纵隔结节手术完全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备手术指征。对于晚期病例需要扩大切除术前或术中需要先明确病理,以采取最佳的治疗方式;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总体预后不良,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与一般内科治疗效果差别不大,但因样本较少,需要进一步大样本试验验证。

  • 标签: 原发性纵隔淋巴瘤 诊断 治疗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过程中辅助以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综合干预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22%,综合干预组患者仅1例患者未呈现明显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7.78。同时,对比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较为严重。结论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过程中,应促进高压氧治疗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联合使用,为提升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效果进行一定的探讨。方法选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突发脑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抽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4例。抢救时间大于等于12分钟的为对照组;抢救时间小于12分钟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优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突发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内科急救治疗,能够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还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突发 脑出血 患者 急诊内科 急救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积极分享,减少或避免类似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主动上报67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1)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3位的是给药错误、管路问题、静脉输液;(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占80.6%,其中违规操作又是主要原因;(3)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体人群占71%;(4)白班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风险时段共占57%,尤其是在输液高峰期、交接班时段。结论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培训;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提高执行力;规范护理流程,加强重点药物管理;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建立非惩罚性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系统,定期召开不良事件分析与分享,有效减少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 标签: 不良事件 分层培训 质量控制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旨在增强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保证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法总结2015年至2018年我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共109例进行分析。结果低年资、低学历护士及工作繁忙、人员紧缺时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间段,其发生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医嘱不严谨、心理状态不佳等。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体系,重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个体心理需求,加强护士培训等措施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自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自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我护理模式应用于突发性耳聋的患者中,有助于听力恢复,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自我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观察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进而得出有关治疗效果的结论。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纳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00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位,分析组50位,观察组采用单纯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而分析组则采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分析则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则为98.00%,分析组的疗效明显好于观察组,并且差异值P<0.05,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实践中加入高压氧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法,所以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值得推荐和深入研究。

  • 标签: 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