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夹层技术修复中度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夹层技术就是先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垫底修复牙本质,然后再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方法选择患者50名。患牙100颗,年龄28-65岁,男女各25名。先用低速钻轻轻打磨牙体缺损的部位,然后清洗,吹干,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垫底,然后酸蚀,涂粘接剂,用光固化树脂修复外形。结果经过1—2年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夹层技术 楔状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遇到主动脉夹层情况时,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要注意血压的观察和护理,安排好疼痛与休克观察与护理,应注意心理护及其它护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严密地观察病情,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熟练的抢救技术,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给予恰当的护理,是减少猝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真假两腔,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张的一种血管疾病。本病起病急骤。预后凶险,早期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每年约有50-100/10万的发病率,发病48h内死亡率高达50%,病死率每小时增加1%,1周内达70%,3个月达90%。本病既往少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诊治 主动脉内膜 动脉中层 血管疾病 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主动脉夹层类型患者的疼痛特点及相应的控制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StanfordB型夹层、11例StanfordA型夹层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疼痛特点,都及时予以降压、控制心率、止痛、镇静等治疗;结果35例患者经过内科治疗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疼痛明显减轻;24例B型夹层患者全部顺利过渡到手术期,9例A型夹层患者顺利过渡到手术期,2例A型夹层分别在入院后4h、9h由于夹层破裂而死亡。结论StanfordA型夹层主要是前胸上部及后背部的撕裂样疼痛,往往伴有呼吸困难,StanfordB型夹层除胸背部疼痛外,还可能为腹部疼痛或不适等多种表现;其降压、止痛、镇静等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疼痛,使其能平稳过渡到手术期。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回顾性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分析病因,降低发病率和改善预后。方法对我科确诊的4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近90%有高血压病病史,高血压是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最常见原因。也是一个可控制病因。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以降低发病率和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DeBakeyⅠ型外科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7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Ⅰ型病人严格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康复期功能锻炼。结果37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Ⅰ型患者均实行“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4例患者术中死亡,33例患者手术顺利均出院。结论严密监控血压、心率,对主动夹层DeBakeyⅠ型病人顺利度过术前期和术后期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外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原因,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误诊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其他疾病,死亡3例。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误诊,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误诊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颈部 动脉夹层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 颈部动脉夹层患者36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 ,均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 在我院接受诊疗,并 均经MRI和DSA证实,对其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超声影像 特征。结果:36例颈动脉夹层患者中共涉及血管42根,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6例,共30根血管,准确率为71.4%。其中8例颈内动脉夹层患者共 8根血管,12例颈总动脉夹层患者共 14根血管,6例椎动脉夹层患者共 8根血管,所有患者诊断结果均通过 CTA、 MRI、 DSA证实 。其 超声图像特征为: 双腔征、 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呈锥形狭窄、 低或 无回声血肿、 双 腔血管红色正像红蓝双色血流信号、 病变处内膜破口、 狭窄处或破口 处血流增快。 结论:临床患者一旦出现 动脉夹层相关症状,尤其是外伤后头部、 颈部疼痛的青年患者,应先 进行动脉超声检查;若图像结果显示为 双腔征、 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呈锥形狭窄等 特征, 依据情况进一步开展CTA、 MRI、 DSA检查,以尽早确诊。

  • 标签: 颈部动脉夹层 超声检查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发病早期血压正常或升高,由于夹层血肿压迫造成一侧血压降低或上肢血压高于下肢形成四肢血压不对称,所以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时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详细记录。总结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对我院2009-1-2012-1的20例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运用整体观念,施以治疗、饮食、心理、休息与活动等方面的护理,做好健康指导,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