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徐州垃圾焚烧发电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对该建设项目的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分析检测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及卫生防护措施。结果本次检测物理性和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15个,获有效数据225份,监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机械自动化和密闭化生产方式及卫生防护措施,能够减轻垃圾焚烧发电作业场所工作人员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强度。

  • 标签: 垃圾发电 作业场所 职业病危害
  • 简介:目的了解火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职业病防治和卫生监督的目标和重点.方法选择某火力发电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作业工人劳动条件分级.结果8个车间的66个粉尘作业点74.24%达到国家卫生标准,177个噪声作业点30.51%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5个毒物作业点的8种有毒物质100%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劳动条件分级表明:127个体力劳动强度作业岗位Ⅱ级以上占28.35%,56个粉尘作业岗位Ⅰ级以上占28.57%,191个噪声作业岗位Ⅰ级以上占4.19%,98个有毒作业岗位100%为0级.结论火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重点依次为粉尘、体力劳动强度、噪声、毒物、高温、热辐射等.

  • 标签: 火力发电厂 职业病 危险因素 劳动条件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干诱发电位(BAEP)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6月~2004年5月我院675例BAEP检查患儿的临床及BAEP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241例(35.7%),异常434例(64.3%)。其中双耳异常366例(84.3%),<3岁异常率66.7%。BAEP异常较高的疾患为听力障碍、缺氧缺血性脑病、语言发育障碍、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缺氧、感染、围产期疾患是造成早期听力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BAEP是一项早期筛查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及判断脑干听中枢性功能异常的优良技术。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儿科 临床应用
  • 简介:体感诱发电位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异性躯体感觉传入通路、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对于中枢系统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了近几年诱发电位的新进展,进一步为临床服务。更多还原

  • 标签: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电解质紊乱。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4例肺心病并发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和治疗。结果肺心病伴低钠血症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低,与未伴低钠血症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伴低钾血症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低,与未伴低钾血症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肺心病 电解质 紊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诱发电位在脊柱脊髓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对脊柱脊髓手术病人术中使用诱发电位仪来指导手术操作。结论诱发电位仪的使用尽最大可能避免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风力发电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防护对策及建议。方案 采用现场检测、工程分析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某风力发电企业作业人员接触噪声、工频电场强度符合限值要求。结论 某风力发电企业应当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对应急救援设施进行检维修。

  • 标签: 风力发电 职业病危害 现状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脑电图是用现代电子放大技术,以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描记出脑神经细胞的自发生物电活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给受试者一个适当的短音听觉刺激,可以在刺激之后的10毫秒之内诱发出经听神经、脑干、到皮层听觉中枢的一系列神经反应电位。二者均是对大脑和脑干功能状态的体现。通过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应用,及早发现患儿脑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损伤患儿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的信息网络技术有了飞速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快速提升。对于水电厂也同样如此,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大幅提升了水电厂运行效率,使其运行模式发生较大转变。但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水电厂电力监控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有效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水电厂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发展。

  • 标签: 水电厂 电力监控系统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于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用电短期峰值负荷不断创新高,同时,由于部分地区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电力供需相对紧张,时常会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智慧工程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管理概念,电厂智慧管控平台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将电力数据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能够全面地看到整个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降低设备故障风险,减少传统监控劳动成本。同时,电厂智慧管控平台的建设对于有效缓解我国局部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发挥着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水电厂 智能化建设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足月儿和早产儿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P2波潜伏期和振幅的发育规律,研究其临床应用。得出结论以FVEPP2波潜伏期值为参考值对足月儿和早产儿进行视功能检查具有可行性,在为早产儿进行视功能检查时,应检查早产儿的矫正月龄后的潜伏期值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早产儿矫正胎龄至近足月时VEP波形已可正常引出。

  • 标签: 足月儿 早产儿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为探讨铅污染对儿童听力的影响,对50名血铅〉120μg/L和50名血铅〈100μg/L的儿童进行脑干听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表明高血铅组,低血铅组的儿童BAEP和听阈异常有显著性差异,铅污染对儿童听力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儿童 血铅 听力 脑干 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VEP检测。结果通过视神经患者受伤眼VEP与自体健眼进行比较,P100的振幅,潜伏时均有不同程度异常,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能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视功能评价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 标签: 视神经损伤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和正常同龄儿童的瞬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分析CT、听觉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与FVEP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在中枢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以及CT检查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并以正常儿童做对照,,对各种检查的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听觉诱发电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组,FVEP与低频之间、低频与高频之间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FVEP异常率高于正常患儿,可以用于中枢协调障碍的早期诊断,FVEP与听觉诱发电位相比较,其具有更好的敏感性。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中枢协调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观察57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mumaficoptioneuropathy,TON)患者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lial,FvEP〉)表现,分析其特点及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7眼TON患者F-YEP的P2波潜伏期和波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眼TON中,46眼(80.70%)表现为P2波潜伏期延迟和/或波幅降低,11眼(19.30%)F-VEP无波形;伤眼与健眼F—VEPP2波潜伏期、波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光感、光感和有光感以上视力者F-VEPP2波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ON患者F—VEP均异常,F-VEP对判断预后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定量分析其结果。

  • 标签: 视神经 损伤 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起搏器并发电风暴患者于临床护理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汇总相关护理对策,评估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起搏器并发电风暴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组间HAMA、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起搏器 电风暴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