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肠口后的延续护理对其周围皮肤损伤或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肠口患者,据其入院时间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责任护士负责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及指导,口小组负责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和相关指导,应用SACSTM工具对此两组患者肠口部位附近的皮肤受损例次、时间、类型、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口附近皮肤受损11例次(31.43%),对照组20例次(57.14%),此两组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损种类中最轻度的L1类型观察组7例次、对照组9例次,L2类型之上的受损观察组4例次、对照组12例次;对照组患者皮肤受损后愈合的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口小组对患者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免肠口附近皮肤损伤,可促进受损皮肤的愈合。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损伤 延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这部影片是继《催眠大师》之后,陈正道导演“大师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影片以“记忆手术”为主题全新升级,从主创阵容、道具置景、创作构思三方面构架神秘记忆世界,颠覆想象,上映12天之后便超越前作《催眠大师》,引起一众影迷网友掀起“二刷”的头脑风暴潮流.

  • 标签: 记忆 脑风 智商 催眠 影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应用在肠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前来我院肛肠科就诊的98例患者住院病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位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耳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后患者对肠口的相关知识掌握度、情绪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对肠口知识掌握度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且相比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情绪焦虑和抑郁分数,相比对照组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科患者进行肠口治疗后给予延续护理科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加强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率,减少患者情绪抑郁,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肠造口 延续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疾病和肿瘤呈现多发态势。肠口术在外科中,是最常实行的手术之一,更是挽救结直肠病人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早在1908年Miles首创并延续至今的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低位结肠癌的标准术式,此手术要求永久性乙状结肠口。国内的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5.8%~54.2%,平均21%,同时期国外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现将这几年关于结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伤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1年1月之间在口伤口小组成立之前本院的护理记录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在口伤口小组成立之后本院的护理记录3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中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中压疮的发生率为16.7%,实验组压疮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压疮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的治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压疮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低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伤口小组能够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更好的对压疮进行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造口 伤口 压疮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口病人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结肠口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这6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4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实施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的观察组34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90分的有33例,占比97.06%,生活质量评分>60分的有32例,占比94.12%,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结肠口病人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结肠造口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术后结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结肠口术后住院患者7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为3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应激状态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HAMA、HAMD及NR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结肠口患者应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节省了费用,缓解了应激状态,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群体/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5月12日某院收治的“公交车爆燃事件”共25例住院群体/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25例/创伤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7例,1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8.00%,例次发病率为40.00%;感染部位以创面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60.00%和30.00%。7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6株(53.34%)、革兰阳性(G+)菌13株(43.33%)、真菌1株(3.33%)。烧伤总面积大、吸入性损伤程度高、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外科手术均是/创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群体/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烧伤 创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口患者生活质量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肠口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躯体、物质、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肠口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肠造口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总结1例留置双肾瘘管并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妊娠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准备、多学科联合救治;术后预防感染、母乳喂养指导、肾瘘管的护理、饮食与休息指导。经实施上述措施,住院10天病情好转,转泌尿外科治疗。

  • 标签: 结石双肾造瘘妊娠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伤口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的90例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治疗的伤口口患者,其就诊时间均在2016.06—2017.06期间,以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皮肤湿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1.11%(5/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伤口口患者的不良反应,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伤口造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术后护理对低位结肠癌肠瘘口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低位结肠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瘘口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术后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针对性进行并发症观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低位结肠癌术后肠瘘口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适合在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肠造瘘口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后肠口系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肠口术的低位结肠癌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术后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3±3.1)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4.2)d(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例率为3(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2.0)(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中,非常满意32(78.0)、满意6(14.6)、不满意3(7.4),总满意度为38(92.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中,非常满意21(51.2)、满意11(26.8)、不满意9(22.0),总满意度为33(78.0),实验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口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具有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术后护理 肠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的3月~2016年的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结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出院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瘘口系统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帮助患者避免风险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肠造瘘口 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瘘口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低位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的常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系统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低位结肠癌患者的住院天数为(4.5±1.8)d,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占(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3±2.9)d及19.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0.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63.4%),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出现术后肠瘘口症状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术后肠造瘘口 系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膀胱癌尿路口患者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40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路口手术进行治疗,将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则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10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自我效能以及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膀胱癌尿路口患者采用增强自我效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尿路造口 自我效能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总结了180例肾多发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留置肾瘘管的护理。术后出现肾瘘管周围溢液及感染7例、肾瘘管内出血及拔管后尿血6例,肾瘘管引流不畅2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肾瘘管护理及健康指导,并认真观察及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同时建立瘘管评估制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有利于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 标签: 肾结石 造口术,经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结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肠口皮炎的保护剂。方法将80例直肠癌结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喷洒口周围皮肤,观察并比较两组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皮炎的损伤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口皮炎的发生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新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结肠口周围皮炎的保护剂,且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新液 结肠造口 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康惠尔伤口敷料应用在瘘口周围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行瘘术患儿,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患儿给予康惠尔伤口敷料,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针对瘘术患儿,给予康惠尔伤口敷料,并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造瘘术 康惠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尿路口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尿路口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做好心理护理、血糖控制与监测、饮食管理,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口周围皮肤炎及尿路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自我管理能力在出院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方式可以提高尿路口合并糖尿病患者口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尿路造口 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