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15例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使用反重力跑台进行减重步行训练。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10分钟步行能力测试(10mWT)、步态评估量表(TGA)对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出现脑卒早期便会很难控制膝关节,经常遇到的问题便是站立活动延后。然而,主动灵活的战力能力便需要人在静态状态下,能合适的进行身体对线,可以适应各项活动。此外,一旦重心发生偏移,便需要做出正确的姿势与姿态,简单来讲便是平衡能力。脑卒中患者便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运动障碍,发生步行障碍是运动障碍中,造成异常的常见原因。文章主要分析了加强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膝关节 控制能力 脑卒 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对心衰患者六分钟步行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我院心功能II~III级的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实验两组,分别有50例患者,分别单纯应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方法、应用康复训练联合六分钟步行试验训练方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生存质量水平、总满意评分、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遵照医嘱康复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心衰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水平、心衰患者的总满意评分、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遵照医嘱康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心衰患者六分钟步行能力实验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心衰患者康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满意评分、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遵照医嘱康复评分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训练 心衰患者 六分钟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式站立床对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例偏瘫患儿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针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肢体加压治疗、中频电治疗、转移训练和作业疗法;治疗组在以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站立训练和双下肢被动踏步运动,同时进行的动式站立床训练。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BBS、F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BB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FAC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式站立床对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站立床 偏瘫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经常步行的人与很少步行的人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经常快步行走的人,发生中风的风险下降37%——发生出血性中风机会下降68%,

  • 标签: 快步行走 中风 卒中 研究人员 出血性
  • 简介:一些老年偏头痛患者往往闭门静养,其实,合适的做法是适当活动,最适合的就是步行疗法。散步时,周身气血可调达平和、百脉流通,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 标签: 偏头痛患者 步行疗法 适当活动
  • 简介:研究人员对近500名老年人进行了大约10年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那些步行速度更快的人,在这项研究期间的死亡可能性更小。步态速度可能是暗示人们是否能够长寿的一个很好的指示剂,这甚至对那些看起来基本健康的人也不例外。在被调查者中,77%的死亡速度更慢,58%的被认为属于中等死亡水平,还有27%的人的死亡速度较快。

  • 标签: 步行速度 长寿 死亡水平 研究人员 步态速度 被调查者
  • 简介:我们都知道大步走可以瘦身,但如果想拥有美腿和美臀,情况就不一样了。最近有很多女性都存在浮趾的问题,为了消除浮趾所导致的腿部松弛和臀部下垂问题,我们推荐小步走练习!

  • 标签: 美腿 美臀 臀部下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心脏病等疾病所困扰时,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但是,通过以美国、加拿大、法国的2322名心衰患者为时象进行的研究发现,步行的等有氧运动能够减轻抑郁症状。将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普通治疗组”网组。“运动组”在最初的3个月内每周接受3次的运动指导(每周.90分钟以上)。之后,在家世每周进行120分钟以上的步行或蹬自行车运动。而且,所有忠者在试验开始时,

  • 标签: 抑郁症状 有氧运动 心衰患者 自行车运动 运动组 心脏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膝关节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 60例伴有肩痛的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30)和对照组 (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膝关节任务导向训练,治疗 4周。采用 Fugl—Meyer运动量表和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 Fugl—Meyer评分及 Holden步行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结论 膝关节任务导向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

  • 标签: 任务导向训练 脑卒中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同运动当量(快步行走)对人体血脂、血糖、体重的影响,并且比较不同性别间是否有差异,分析运动对人体内环境、血生化的影响规律和特点。方法挑选健康查体的35-72岁中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80人,随机分成快步走运动组、对照组。运动组人群要求每周快步行走至少3次,每次1h以上,检测2组人群的血脂、血糖、体重的检测结果,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人群总体健康状况较好,体重减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P均<0.05),血糖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运动可以改变健康人群的体重及血脂水平、对血糖无明显影响,规律运动对于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健康人群 血脂 血糖 运动 体重
  • 简介:很多老年人喜欢背着手,驼着背,不紧不慢地走。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锻炼方法。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运动健康委员会秘书长张弛说,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

  • 标签: 步行锻炼 血压高 甩臂 体弱 脚掌 健康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步行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脂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步行锻炼运动方式和单纯服用常规降压药物,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压以及脂代谢指数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干预后血压及脂代谢指标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则各项指标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步行锻炼运动处方,能够很好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脂代谢指标紊乱的状态。并增强体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脂代谢 步行锻炼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卒中后心理障碍发生率高,在康复治疗中一部分患者因为心理障碍不能达到预期疗效,应用系统脱敏疗法联合现代康复技术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实现独立行走。方法笔者根据临床中的实际病例,在康复治疗中按照系统脱敏疗法的实施步骤,综合应用想象系统脱敏疗法与现实系统脱敏疗法,使患者逐级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下并用全身放松来对抗,对一个康复过程中有运动恐惧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成功系统脱敏,患者实现了独立行走,加快了康复进程,减轻了患者功能上的残疾。结论笔者在卒中后康复治疗中应系统脱敏疗法对患者进行了个体化的的治疗,解除其在行为、认知及情绪方面的障碍,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康复疗效。

  • 标签: 系统脱敏疗法 现代康复技术 卒中 步行障碍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弹力绷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膝反张康复中的作用,得出结论用弹力绷带纠正膝反张,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 标签: 弹力绷带 脑卒中 步行功能 膝反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强化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强化步行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58.75%;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3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swestry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下肢功能更为优良(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仍无显著该晒,但实验组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应用中医康复疗法联合强化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并减轻其痉挛程度。

  • 标签: 中医康复 强化步行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下肢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求临床中晚期食管癌更好的缓解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临床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放化疗同步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单一使用放疗方案,于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3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近期疗效、第二年末生存率及第三年末生存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单使用放疗的患者。结论放化疗联合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单独放疗方案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我们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