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如何减轻静脉输液引起的疼痛。方法2010年10—12月入院的200例病人为对照组,2011年1—3月入院的200例病人为实验组,检验两组病人输液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护理程序可显著减少输液疼痛的发生。

  • 标签: 输液 护理程序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整体护理程序在手术室的应用,加强对手术病人高效有序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整体护理程序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和质量标准,完善各项护理目标与职责,有序的运用工作流程。结论通过对手术病人实施有效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手术的配合,降低了并发症、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避免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整体护理 手术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的转运程序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患者的院前急救就和直接入院急救的病例资料。采取心电监护,院前溶栓处理,避免干扰,保持安静,及时吸氧,镇静止痛,安全转运。结果45例患者中42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急救下,被送进医院手术室,溶栓33例,死亡7例,院前急救死亡4例,入院24小时内死亡2例,入院7天内死亡1例。院内接诊25例,溶栓18例,死亡10例,其中24小时死亡5例,住院7天死亡3例,住院10天死于合并症2例。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救治就有明显的效果,死亡率明显低于直接入院没有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

  • 标签: 心电监护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大厅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评估输液大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并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业务水平,减少护理差错,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的存在,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

  • 标签: 急诊输液大厅 风险管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解除髋关节病造成的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方法对我院骨科2006年9月~2010年8月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病人、不同训练时期的功能锻炼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并未出现关节脱位、感染、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至1年,患者假体及髋关节功能良好,均能下地行走。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帮助患者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功能锻炼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更多的肿瘤患者所接受热疗的途径。方法通过对热疗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舒适护理。结果增加了热疗患者的舒适感,热疗的完成率达96.07%。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热疗的完成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肿瘤热疗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2011年3月~2012年2月(试验组)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程序化管理。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新生儿护理风险项目清单及其各种类型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入院首次护理风险评估由专业组长执行,各班风险评估及其管理责任由带班组长负责,登记此期间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及投诉情况,并与2010年3月—2011年2月做历史对照。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12例,其中皮肤损伤3起,输液外渗8起,其他1起,护理投诉8起;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41例,其中皮肤损伤12起,输液外渗25起,其他4起,护理投诉25起。两组护理缺陷及投诉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实施程序化护理风险管理,可增加护理风险管理的预见性,避免风险评估的差异性,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 新生儿病房 管理程序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观察我院手术室从2010年5月至2012年手术室3月1401例手术实施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以来,医护人员均严格执行了三方核查。在确认患者身份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正确后实施手术,未发生手术器械、敷料、遗留;无接错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术中用药、输血及病理标本出错。降低了手术风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基层医院防控多重耐药菌(MDRO)院内交叉感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及总结。结果科学而规范的管理程序可以大大降低医院MDRO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防控工作质量。

  • 标签: 规范 管理程序 防控 MDRO感染
  • 简介:摘要程序式居家护理是对有后续照顾需求的患者,在其居家环境中,严格按护理程序的要求、时间、方式、频率、以及实施流程提供专业性的健康照护性服务,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预防并发症为目的。程序式居家护理能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促进血糖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居家护理模式操作简便易行,既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又能适应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

  • 标签: 糖尿病 居家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为了激发护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为护生步入临床做准备,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病例分析法进行授课,是外科护理学教学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此教学方法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了临床与教学的完美融合。

  • 标签: 病例分析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运用护理程序对45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显示病人掌握糖尿病知识程度明显提高。提出提高糖尿病病人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根据病人需要设计教育内容,注意确定影响病人学习能力的因素。

  • 标签: 护理程序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程序性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方法。方法对3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程序性康复训练。结果术后1年进行回访,置换关节功能满意度为85-90%,疼痛满意度为95%。结论正确的康复指导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术后 程序性 康复训练 目的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4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工作随机分为护理程序引导组(A组,n=22)和常规护理模式组(B组,n=22)。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所用时间、休克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率。结果手术前准备A组所需时间(30.2±11.6)min,B组为(57.4±15.7);治疗前、后A组MAP上升较B组明显;A组无不良时间发生,B组不良时间发生率为18.2%;满意率A组为100%,B组为77.3%。各项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程序引导下的护理模式,可以赢取病人的抢救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满意率。

  • 标签: 护理程序引导 失血性休克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1例应用131I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心理状态良好,食欲明显好转,体重增加,活动耐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护理程序是一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护理模式,其在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程序 甲状腺机能亢进 131I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脂蛋白(a)的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许多临床实验研究证明Lp(a)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抑制血液凝块溶解,延缓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加速AS的进程。这一点也可从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到Lp(a)推论出,Lp(a)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独立于所有其他参数和外源性因素。

  • 标签: 脂蛋白(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血hs-CRP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门诊随机病人80例,采用RCHE公司出产的MODULARP型号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两种仪器检测病人的hs-CRP并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检测全血样本hs-CRP有很高的准确度和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免疫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测末梢血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静脉血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对本院2011年1-10月129例25-78岁的患者,同时用快速血糖仪及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末梢血及静脉血的血糖测定。结果快速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与全自动生化仪测静脉血血糖结果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快速血糖仪测末梢血血糖稍低于静脉血,但结果是可靠的,所以可作为床旁监测血糖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仪 末梢血 静脉血血糖值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