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合β1(INTβ1)在宫颈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16例正常宫颈、16例宫颈原位癌、46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整合β1的表达。结果1.宫颈浸润癌INTβ1的阳性表达与原位癌和正常宫颈比较、原位癌和正常宫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3,p=0.000;p=0.037)。2.宫颈癌ⅡA期整合β1的阳性表达与Ⅰ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1)。组织学分级G3整合β1的阳性表达与G1比较有明显差异(p=0.025)。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整合β1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24)。结论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整合β1表达增强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整合素&beta 1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整合连接激酶(ILK)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ILK的表达情况。结果ILK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93.3%和66.7%,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ILK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结论ILK过表达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整合素连接激酶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HepatocyteGrowth-promotingFactor,pHGF)对大鼠微小病变肾病(MCD)中整合连接激酶(IntergrinLinkedKinase,ILK)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HGF干预组各24只,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pHGF干预模型组于造模2周后腹腔注射pHGF30mg/kg,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大鼠在4周内肾小球足细胞中ILK表达情况。结果①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7天和14天足细胞广泛足突融合;pHGF干预模型组足细胞的足突变形、融合较模型组有所减轻;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ILK蛋白的表达7天减少,14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pHGF干预模型组大鼠肾小球ILK蛋白的表达第21天出现减少,第28天达到最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LK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与足细胞病变密切相关,可能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及导致蛋白尿原因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pHGF能抑制微小病变肾病大鼠肾小球ILK蛋白的表达,对MCD在肾脏结构及功能上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 标签: 阿霉素肾病 整合素连接激酶 促肝细胞生长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2岁婴儿应用维生D3(VitD3)后儿童VitD3缺乏及中毒情况。方法定期随访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院400名儿童,嘱其从生后半月时开始补充VitD3,于第6个月及1岁时分别进行肝功、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CRP)、钙、磷的检测。结果给予口服VitD3后,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极低,发生佝偻病病例也均为早期,无典型临床体征,口服VitD3治疗后基本上都恢复正常;未出现VitD3中毒。结论给予VitD3400-800单位既可预防VitD3缺乏症,又不会发生VitD3过量中毒。

  • 标签: VitD3 预防 儿童 VitD3 缺乏及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维生D是指一组具有不同药效而生物活性类似的类固醇激素。活性维生D3是一种细胞循环调节剂,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功能。活性维生D3通过与维生D受体结合,在体内发挥多种多样的生理学功能,1,25-(OH)2D3作用于小肠粘膜,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球近球小管对钙、磷的回吸收;作用于骨组织,影响钙、磷的吸收。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炎症、皮肤病、骨质疏松、癌症和免疫疾病等。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3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例到我院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给予干扰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结果。结果3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结论应用干扰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效果显著,因其使用方便,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干扰素 联合 利巴违林 丙型肝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3种头孢类抗生治疗院外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6例院外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3种头孢类抗生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临床必须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曲松 肺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维生D3用于预防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门诊接收的102例VDDR高危患儿为研究主体,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性的预防指导,包括加强饮食营养,多晒太阳等。研究患儿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给予维生D滴剂。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生长发育情况和VDDR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血清Ca、25(OH)D水平均显著升高,BAL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研究组的LSDS高于对照组,身材矮小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干预后9例(17.65%)发生佝偻病,研究组中2例(3.92%)发生佝偻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生D3用于预防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生化指标和生长发育情况,降低佝偻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VDDR) 生长发育情况 婴幼儿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铁剂+维生A与单纯补充铁剂对于改善铁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历年来发表在PubMed、ScienceDirect、Ovi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维生A与铁营养状况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Stata10.0进行Meta分析。结果截至2010年3月,共纳入10个研究,680例参与者,其中维生A联合铁剂治疗334例,单纯铁剂治疗346例。Meta分析中,5项研究显示维生A联合铁剂治疗血清视黄醇升高高于单纯铁剂治疗(WMD=0.14,95%CI:0.04~0.23,P=0.006)。10项研究显示维生A联合铁剂治疗血红蛋白含量的升高高于单纯铁剂治疗(WMD=4.18,95%CI:2.88~5.48,P=0.000)。5项研究显示维生A联合铁剂治疗血清铁升高高于单纯铁剂治疗(WMD=1.33,95%CI:0.29~2.38,P=0.01)。5项研究显示维生A联合铁剂治疗与单纯铁剂治疗血清铁蛋白改变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3,95%CI:-4.82~3.35,P=0.72)。5项研究显示维生A联合铁剂治疗与单纯铁剂治疗转铁蛋白饱和度改变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51,95%CI:-0.22~5.256,P=0.07)。结论本文Meta分析提示,维生A联合铁剂改善铁营养状况的效果优于单纯铁剂治疗,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探讨其机制。

  • 标签: 维生素A 铁剂 铁状况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川崎病病程及其治疗中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病程第8天)、治疗后2、5天(病程第10、13天)采静脉血,其他感染性疾病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及入院第5天采静脉血。以上标本均采用ELISA法进行IGF-1、IGFBP3测定。结果(1)川崎病组治疗前(病程第8天)的IGF-1、IGFBP3血清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川崎病组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其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治疗前(病程第8天)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3)川崎病组经治疗后5天(病程第13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仍持续在高水平,与川崎病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后5天)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与入院后5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川崎病组分为发生CAL组和未发生CAL组,两组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5)川崎病组中分典型KD和不完全KD两组,其治疗前后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崎病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应用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减少了川崎病后期血管狭窄及血管瘤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川崎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摘要半乳糖凝集-3属于糖结合蛋白,已经成为了临床上评估心力衰竭的常用生物标志之一。本次研究从半乳糖凝集-3的生物学功能、检测方法角度进行概述,分析半乳糖凝集-3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并围绕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评估分析,以便能够为心力衰竭的及时诊治提供充分参考。

  • 标签: 半乳糖凝集素-3 心力衰竭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乳糖凝集-3(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甲状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30例正常甲状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4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蛋白阳性率97.9%,5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阳性率72%、甲状腺腺瘤25例阳性率80%。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高于癌旁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论由于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且与良性肿瘤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可成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困难时加以应用的标记物。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Galectin-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0-3岁小儿早期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因素,并进行积极干预。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0-3岁的小儿50例进行血生化检查,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后将诊断为佝偻病的小儿作为治疗组,非佝偻病小儿作为预防组,所有小儿随访1年。结果经诊断39例小儿确诊为佝偻病,患病率为78%,治疗组通过治疗干预后,患病人数下降至12人,与干预前下降了69.23%,在初期、激期干预前后两期的表现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岁为小儿维生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发期,应尽早筛查,并积极进行干预,降低其发病率。

  • 标签: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干预
  • 简介:摘要通过我院对我院3例注射用脂溶性维生(I)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的分析,掌握药物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时间进行分析,采取相关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减少药源性疾病

  • 标签: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诊断矮小症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3—13岁)矮小症儿童(男29例、女21例)血清GH、IGF-1和IGFBP-3的浓度,GH激发试验采用左旋多巴和精氨酸激发分别在0、30、60、90分钟抽血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GH、IGF-1和IGFBP-3比较。结果矮小症患儿血清GH、IGF-1和IGFBP-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且在50例矮小症患儿中,GH激发试验的GH峰值<10ug/ml的有46例,占92%。结论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临床早期诊断矮小症患儿有较重要意义。

  • 标签: GH IGF-1 IGFBP-3 矮小症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性维生D3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铁调(hepcindin)表达的影响以及对不宁腿综合征、贫血的影响。方法将38例维持性血透并发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合理的活性维生D3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iPTH、hsCRP、HBG、IL-6、hepcidin、铁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hepcidin的表达与血清铁、血红蛋白、hsCRP、IL-6的表达相关,并且与血清铁、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清hsCRP、IL-6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活性维生D3可抑制维持性血透患者hepcindin的表达,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环境,改善贫血和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为临床难治性肾性贫血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及药物提供基础,改善了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其住院率、输血率和死亡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3 维持性血透 铁调素 血清铁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D3对于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医院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脓毒血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人员均开展常规脓毒血症治疗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干预,观察组则予以维生D3干预。分析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以及28d病死率,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此外,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脓毒血症患者28d病死率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而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2(IL-2)、白细胞介-6(IL-6)、白细胞介-8(IL-8)、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可得: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未补充维生D3均是脓毒血症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以28d病死率为因变量,以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P<0.05的指标为自变量,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以及未补充维生D3均是脓毒血症患者28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补充外源性维生D3可明显降低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降低28d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脓毒血症 维生素D3 炎症因子 28d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