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使用心肺复苏提供参考。重症监护病房的心肺复苏需要护理人员借助病房内的资源来进行护理,注意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心肺复苏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适宜的吸氧浓度及对氧中毒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12月实施心肺复苏后在氧疗过程中发生氧中毒的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发生的氧中毒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氧压、浓度等调整措施,经治疗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以缓解,患者全部转危为安。结论对心肺复苏后需要进行氧疗的患者,在进行氧疗前,需要对给氧时间、给氧压力、氧气浓度等进行控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确保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适宜 吸氧浓度 氧中毒 给氧时间 给氧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春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认知及需求状况,为有效地普及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城区5个社区300名居民进行心肺复苏认知及需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差,除外医护人员,有54%居民认为心血管病人家属需掌握心肺复苏术,29.3%社区居民认为心血管病人本人也应掌握该技术,另有7.7%、6%、3%的居民认为学生、工人、职员也应该掌握该技术;48.7%社区居民希望通过专业医护人员指导获得培训,希望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及其他途径获得心肺复苏知识居民分别为21.3%、14%、8%,7%,1%。结论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亟待普及,应多方式多渠道大力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知识 认知与需求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监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运用中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没有不良反应,均获得完整数据。结论加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24h血糖监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逐渐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通过CGMS提供患者血糖信息,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还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和走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大大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先后为2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现将其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器及处理的物品灭菌质量。方法采用生物监测方法,观察了解环氧乙烷灭菌的效果。结果共监测样本365份,合格361份,合格率为98.90%。结论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效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 标签: 环氧乙烷 灭菌物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对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体表降温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h后体温下降情况和预后情况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h后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残疾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可提高心肺脑复苏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 全身性亚低温 心肺脑复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患者进行24h~72h昼夜血糖监测。结果能够充分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发现低血糖。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糖尿病治疗中血糖监测盲点问题,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存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新型灭菌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及质量,使消毒灭菌工作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但要达到可靠的消毒灭菌效果,除了设备因素外,还要求操作人员掌握消毒灭菌基础知识,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范,使其达到消毒灭菌的最佳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灭菌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医院的消毒质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3年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有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衣物人员的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内镜、灭菌物品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结果2010-2012年3年间共采样4667份,合格4463份,3年平均总合格率为95.6%,其中2010-2012年每年的合格率依次为93.3%、95.6%、97.8%,可见我院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为94.2%,医务人员的手的合格率为91.5%,物体表面的合格率为93.9%,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为93.6%,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为98.3%,消毒内镜的合格率为98.5%,灭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7%。结论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的检测合格率仍偏低,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标签: 消毒质量 监测 改进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综合性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的综合ICU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53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6.89%,例次感染率为7.26%,日感染率为15.20‰,调整日感染率为5.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9.74%.呼吸机相关日感染率为35.14‰;导尿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9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日感染率为0.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67.35%),革兰阳性菌4株(8.16%),真菌12株(24.49%).结论基层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控制重点是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加强合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索口腔门诊有效的消毒方法和管理方式,提高消毒效果以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制定消毒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并以实施,分析2004年~2013年口腔门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对比实施前后的消毒效果。结果2007年后通过建立健全口腔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预防隔离原则,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综合措施的落实实施,消毒效果明显提高,未出现院内感染病例。实施前(2004年~2006年)和实施后(2007年~2013年)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分别为77.78%、70.14%、72.92%和100.00%、95.83%、96.73%(P<0.01)。结论建立和完善消毒规范和加强管理可以提高和保障消毒灭菌效果,达到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目的。

  • 标签: 口腔门诊 消毒 感染控制 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鼠疫疫源地南城县廖坊水库运转后的鼠疫预警策略及效果.方法在蓄水前中后对库区周围老疫区的鼠疫宿主、媒介进行动态监控,对高抗动物进行血清学监测,对监测结果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灭鼠、宣传教育、爱国卫生等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鼠疫发生风险.结果蓄水后宿主密度、黄胸鼠比例、蚤指数有所增加,提示鼠疫发生风险增加.在实施了综合防治策略后,鼠密度和蚤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血清学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在蓄水过程中采取以预警为目的的动态监测,可有效降低鼠疫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鼠疫 环境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姚安县居民死因特征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网络系统对主要死因、死亡率、构成比、期望寿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姚安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09.57/10万,男性为671/10万,女性为54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为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损伤和肿瘤,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3.19%;前5位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因素为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已构成姚安县成年人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传染病、寄生虫病对儿童的危害依然不可忽视,建议进一步加强和开展死因监测、疾病监测与防治,对重点死因开展科研工作。

  • 标签: 死因监测分析 死亡率 期望寿命
  • 简介:目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质量,探讨导致染菌量超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按照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12年8月-2013年7月)使用中的消毒剂用玻璃磨口瓶盛装,监测样本201份;对照组(2011年8月-2012年7月)使用中的消毒剂用不锈钢瓶和玻璃磨口瓶盛装,监测样本190份。对两组的生物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00%(201/201),对照组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0.00%(17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P〈O.05)。结论改进管理方法可提高使用中消毒剂的生物监测合格率,达到安全有效的消毒作用。

  • 标签: 消毒剂 医院感染 监测 管理
  • 简介:摘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能较好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都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还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已成为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BIS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 简介: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的促甲状腺素(TSH)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热量的重要物质。在怀孕5~6周的时候,母亲的甲状腺激素就存在于胎儿的体液中,而宝宝的甲状腺也是从6周开始发育的,10周初具形态,12周开始有了自主分泌功能,直到20周完全建立了自己的分泌轴。因此母亲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胎儿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检查 胎儿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水平 内分泌腺体 孕后 促甲状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