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近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从认知、情绪、行为、学习和人格五方面探讨多动症患儿的心理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多动症提供依据。提出了感觉统合训练、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及认知行为干预四种心理干预疗法。

  • 标签: 多动症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80例肿瘤患者。通过心理需求问卷表初步了解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并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自己的护理实践,体会到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保证患者的心情舒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肿瘤 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孕妇的心理保健工作。方法对在辽宁省大石桥市妇幼保健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3370名孕妇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心理健康讲座、个体心理疏导,随机抽取200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孕妇,在孕晚期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孕期妇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心理干预可缓解孕妇的敌对、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快的心境。结论在孕期开展心理保健工作能明显改善孕妇的不良情绪,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妇女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FADE的品质改善模式,持续改进新入院病人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6月应用FADE品质改善模式,确认改进问题为新入院病人护理,分析问题的要因和真因,制定新入院病人护理质量标准、改进目标及改进策略,培训全科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检查,运用数据评价改进效果,反馈,持续改进。结果实施FADE品质改善模式改进前,2012年11月新入院病人护理质量平均合格率为77.88%,实施FADE品质改善模式改进后,2013年1月至6月共检查6次,新入院病人护理细节质量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0.5%、90.57%、91.53%、92.54%、93.3%、95.0%,逐步提高,实施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ρ值﹤0.05)。新入院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改进。结论应用FADE品质改善模式,有效地改进了新入院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新入院病人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 标签: FADE品质改善模式 新入院病人护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找寻契合的心理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脑梗塞病人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策略。结果治愈例212,好转73例,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15例。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策略可以让病人较早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创伤,通过心理护理方法可使病人积极接受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脑梗塞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致使食品种类逐渐增多,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却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大量的食品质量问题,导致人们对食品质量存在诸多质疑,这就需要在对食品进行生产时,对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对此,本文将针对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要研究。

  • 标签: 食品质量 检验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逐渐严格。目前,国内外消费者首选的食品,是一种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如味道鲜美、无残留或营养丰富等食品。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建设及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农产品 安全检测 体系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住院部护理记录书写中采用品质圈活动的作用。方法调研中,外科住院部医护人员设置品质圈管理小组,并对活动前的相关护理记录、交班报告等进行调查,分析护士记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写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结果在未开展活动前,外科住院部护理中有46例病例存在缺陷,合格率只有54%,医院开展品质圈活动后100例外科住院部病例中仅有19例存在缺陷,合格率达到81%(P<0.05)。结论品质圈活动能够提高住院部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减少了护理记录书写中的一些缺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品质圈活动 外科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00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急性创伤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急性创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9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相比较,患者在抑郁以及焦虑因子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烦躁、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盆腔炎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200例就诊患者的认真观察和有效沟通,全方位收集心理信息,从不同年龄和不同诊断类型两个角度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确定基本心理状态、分析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1。

  • 标签: 妇科门诊病人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一直没法安下心来”、“我终归还是这个样子”、“我现在过得真的好吗?将来也不会有问题吗?”……这些烦躁、消沉的情绪是不是一直追随着你?如果肯定,那就应该给你的心灵空间来次大清理,进行全面高效的心理排毒,为身心注入100%的新能量。

  • 标签: 保健法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术产妇施行心理护理的好处。方法对110例剖宫产术的产妇施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设为观察组。另110例剖宫产产妇施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施行心理护理的产妇情绪稳定。术中配合。减轻心理负担。术后减轻疼痛,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结论做好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在稳定产妇情绪、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阿氏评分,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微创介入治疗已逐渐被患者接受,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针对不同的群体,对这种新技术的理解也不同,有一部分患者对这种手术不了解,从而产生怀疑、恐惧、担心等心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介入护士对心脏介入的患者做了系列的心理护理,即对介入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我院从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共做心脏介入手术126例,其中男性77里,女性49例,年龄在45-82岁之间,通过我们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

  • 标签: 心脏介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分娩产妇进行心理干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乳腺炎发生率,促进母婴安全、健康。方法通过对1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按分娩正常步骤进行(包括剖宫产术),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全产程(包括剖宫产术前、书中、术后)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50例分娩产妇的心理干预取得了预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干预不能仅局限于分娩产妇,也要向医院其他科室发展。

  • 标签: 分娩 产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而健康的过程,是人类一种本能行为,产妇和婴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但是许多危险也会突然发生而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术前术后对产妇均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及不适。因此,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产妇身体快速恢复,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我们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妇产科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妇产科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Q毛毛今年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可父母很快就发现毛毛出现了厌学情绪,一提学习就皱眉,却特别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生日会、联欢会什么的,每请必到,而且经常不跟家长打招呼就出门。原本不错的学习成绩,近期也变得不太理想,这可怎么办呢?A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

  • 标签: 初中一年级 厌学心理 孩子 学习成绩 厌学情绪 学习行为
  • 简介:摘要肿瘤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它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破坏其机体的正常功能,有时还可造成形象改变,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危害,它不单纯是躯体疾病,更是一种身心性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临床的治疗、护理、预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标签: 肿瘤 疾病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