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牵引推挤法是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牵引推挤法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73例。结果本组73例,骨折均愈合,解剖复位68例,近解剖复位5例,骨折愈合时间4-6周,其中优6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7%。结论牵引推挤法是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选择自2009年10月-2013年9月依靠外伤史及受伤机制而诊为半月板损伤的113例病人(113个膝),对照组选择97个膝关节无任何症状的愿意行膝关节MRI检查的志愿者(97个膝)。所有的病人都由专人在术前进行关节间隙的压痛试验、麦氏试验、研磨试验及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RI检查。实验组中MRI有异常的病例同时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

  • 标签: 半月板撕裂 物理检查方法 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起,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于近牵拉骨中节指骨上,跨跃屈曲挛缩近指间关节,在行软组织松解基础上,于术后1W开始,逐渐拉伸,以1-2mm/d至少分4次调整速度及频率逐渐伸展,开大近指间关节伸展的角度,将挛缩的软组织(血管、神经、关节囊、皮肤等)逐渐牵拉延长,经过2-4W(平均2.5W)将屈曲挛缩关节完全伸直,最终矫正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结果11例得到2-4年的随访,其中10例13指经过治疗后手指可伸直180°,或者近180°,其中有1例1指有30°的屈曲畸形,但不影响基本的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发布的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结果为优9例,良2例。结论微型外固定架可用于治疗近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架 近指间关节 屈曲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技术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5例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手术前畸形、手术中的软组织平衡和手术后功能恢复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后在膝关节完全伸直,膝残留屈曲挛缩以及手术后并发情况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膝关节的HSS评分为75-90分,平均(84.0±2.7)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组织平衡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重要步骤和手段,合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是膝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和畸形得以矫正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平衡 临床效果 HSS评分
  • 作者: 杨兴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7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0-02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业余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再者,由于网络的普及,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一定的运动锻炼,不管是剧烈运动还是运动量过少都有可能引发骨折的风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许多人对骨折症状以及处理措施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外伤性疾病,倘若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摔倒或者碰撞后,身体出现不适时,要立即就医治疗,养成良好的保护意识。1什么是稳定骨折和非稳定骨折?通常情况下,稳定骨折和非稳定骨折是根据患者出现骨折状况之后,根据骨折的实际程度进行区分的,稳定骨折通常指的不完全骨折或者是经过复位固定之后,不容易在发生骨头移位情况的完全性骨折,其特点是:较为容易进行复位和固定,愈合程度较好,而且极少会出现畸形愈合以及不愈合的情况。如,青枝骨折、嵌插骨折以及压缩性骨折等。较为常见的如单根肋骨骨折、远节指以及趾骨折等。非稳定性骨折主要指的是经过复位固定之后容易引发再次移位的骨折,被称之为非稳定性骨折。其特点是:复位和固定比较困难,且愈合较差,很有可能会出现畸形愈合以及不愈合的情况,应当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且定期进行复诊。如斜形骨折、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较为常见的有挠骨双骨折、第一掌故基底部骨折合并掌腕关节脱位等。当出现骨折后,会有强烈的疼痛感,只要稍微施压,一旦触碰,便会疼痛感,此外,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之后便会出现青紫色或者逐渐失去血色,此外,受伤部位的肢体逐渐变短,且触摸以及观察都能够察觉到不正常的情况,与正常肢体相比,有着明显的异常。2稳定骨折与不稳定骨折之间有什么区别?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没过多久,便会出现移位的情况,心理会出现诸多疑问,觉得别人动一次刀,为什么自己却动两次刀,心里会觉得是医生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由于骨折的稳定性有所不同导致的。在临床医学上,骨折主要分为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稳定骨折的折断端,经过手法进行复位,在此处不容易发生移位,通常情况下,在骨折进行愈合之间不会出现伤处移位的情况,逐渐愈合之后,也不会出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负重屈曲位X线检查在社区骨性关节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5例,另取同期正常人45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负重屈曲45°后前位X线检查,记为观察组。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X线检查,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X线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5.59%、9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8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膝关节负重屈曲45°后前位X线检查应用于骨性关节炎检查中灵敏度较好,准确度高。值得在社区骨性关节炎筛查中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屈曲位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辅助椎体成形与单纯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青少年FergusonⅠ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疗效方面的优劣,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青少年FergusonⅠ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椎体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辅助椎体成形组在恢复椎体高度、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青少年FergusonⅠ度屈曲压缩型胸腰椎新鲜骨折可以有效的消除伤椎的“蛋壳”效应,很好的即刻恢复伤椎高度,起到椎体成形的目的,并且能够很好的长期维持术后伤椎的高度,避免远期椎体塌陷。在减少迟发性椎体塌陷导致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体内植骨 椎体成形 皮质骨螺钉 椎体内空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23例患者均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内翻角度,HSS膝关节评分,屈曲挛缩度,疼痛度均有明显改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准确的矫正患者畸形,让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内翻畸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性且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肺部有害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患者常伴随着咳嗽、气短、咯痰、哮鸣音等临床症状,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稳定,并较为轻微,具有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病情进展不可逆的特点,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将给患者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中医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逐渐受到了临床推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中医 治疗
  • 简介:<正>她是国际一级瑜珈教练,曾经多次前往印度、西藏研习瑜珈。瑜珈是她的生活方式,亦在生活,感情等各方面改变着她,影响着她。曾经的她只是某个小城市的一名护士,在取得了全国健美操教练证书之后,她反抗了家庭的安排,把铁饭碗扔掉,只身来到了北京,从事瑜珈教学工作。目前,她主持的天地心韵瑜珈馆在京城已经是颇有名气。她人为,对于女人来说,自我满足,自我尊

  • 标签: 健美操教练 自我满足 教学工作 小城市 往前走 我一
  • 简介: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持续了60年的关于人类身体和精神健康的研究最近表示,即使是50岁的人也可以做出选择改变生活的质量。

  • 标签: 长寿 生活质量 生活 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考察扶正膏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制剂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制剂的有效期。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扶正膏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论:1、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对扶正膏现有检测指标稳定性无显著影响;2、加速稳定性实验。控制温度40℃±2℃,相对湿度 75%±5%,分别于0、1、2、3、6 个月末分别取扶正膏样品,检测性状、鉴别、不溶物均符合规定。3长期稳定性实验。三批扶正膏供试品在市售包装条件下进行0、3、6、9、12、18、24、36 个月末长期试验所得的实验结果表明,现有的检测项目结果与0个月比较,均符合规定,初步将扶正膏有效期暂定为36个月。

  • 标签: 稳定性 扶正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片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A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B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A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和药物曲美他嗪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药物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组治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B组治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不良药物反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手术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临床 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