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暖春乍现,美妆世界也渲染上糖果般的柔彩,充满了清新甜蜜的气息,跟随温馨的色调,寻找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吧!

  • 标签: 美容 化妆品 品牌 护肤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耳恶性肿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耳轮及对耳轮鳞癌需行广泛切除手术。

  • 标签: 外耳恶性肿物 治疗
  • 简介:10.阴道分泌(或白带)清洁度检查【正常值】在生理情况下,女性生殖系统具有自然保护功能,因为阴道中存在阴道杆菌,它能保持阴道处于酸性的环境,在此环境下其他细菌不能生存,故阴道具有自净作用。根据阴道分泌(或白带)清洁度检查来判断是否生病。

  • 标签: 阴道分泌物检查 羊水 女性生殖系统 保护功能 阴道杆菌 自净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分泌的检验与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在2012~2013年我院妇产科的病例中抽取90例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发现患有细菌性阴道病(BV)有30例,真菌性阴道炎的有35例,滴虫性阴道炎有8例,淋病有3例,而其他阴道炎有10例。结论从检测结果中发现发病率较高的是细菌性阴道病和真菌性阴道炎,需要对质量严格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4923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进行分泌涂片常规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923例患者中霉菌性阴道炎2740例(18.36%)、滴虫性阴道炎468例(3.14%),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霉菌和滴虫标本的清洁度多为Ⅲ~Ⅳ度(85.41%),霉菌以3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滴虫以45~55岁检出率最高。一至四季度霉菌检出率分别为18.28%,18.54%,18.38%,17.81%;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2%,3.42%,3.06%,2.82%。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阴道炎症,以25~3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无关;滴虫以>55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霉菌 滴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分泌的临床检验分析结果,了解并分析其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的500例阴道分泌的标本,对其进行清洁度检查及病原体检查。结果5500例标本中正常例数140例,阴道毛滴虫感染139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45例,细菌性阴道病76例。结论阴道分泌感染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妇女平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阴道分泌检查。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临床检验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B超对子宫胎残留残留的诊断情况。方法对2008年3月一2011年10月本院对临床怀疑宫内胎残留患者,采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必要时结合进行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发现149例患者中,有130例为阳性,其中12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合并宫腔粘连6例,4例为正常分泌期宫内膜组织,另19例阴性患者中,有11例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胎残留,且与病检性患者中,有11例通过宫腔镜检查诊断为胎残留,且与病检结果相符,8例未行清宫术而治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满意。结论B超诊断宫内胎残留简便安全,能较准确、直观地进行定位诊断,结果可靠,可作为诊断宫内胎残留的首选方法,但仍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宫腔镜等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B超 胎物残留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创科伤内固定失效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导致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术后过早负重、劳动、骨质疏松、内固定选择不合适、不适当的功能锻炼、再次外伤、未及时植骨、感染、金属过敏等。结论内固定的合理使用及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健康教育、早期合理功能锻炼、定期随诊随访是预防内固定失效的根本措施,内固定失效后应选择合适的翻修内固定方法予以改进治疗。

  • 标签: 创伤骨科 内固定物失效 预防对策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卵巢实性肿超声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卵巢内或附件区实质性肿,边界清晰,形态多规则,内部可表现为均质高回声、均质低回声及不均质回声。

  • 标签: 卵巢实性肿物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分泌感染情况。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9月就诊的妇科患者2560例(份)阴道分泌进行常规检验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3.79%,主要为念珠菌(25.20%),其他依次为为线索细胞(11.80%)、滴虫(9.77%)、混合感染(7.42%)。病原菌在清洁度Ⅲ~Ⅳ度患者中检出率较高。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性和念珠菌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霉菌 滴虫 线索细胞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P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疾病特异性蛋白质,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鱼藤酮诱导慢性PD小鼠模型纹状体的蛋白质谱。方法构建鱼藤酮诱导慢性PD小鼠模型,行为学及免疫组化证明模型成功。提取小鼠脑纹状体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Pdquest8.0图形分析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信息,用DE-PROMAL-DI-TOF质谱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共有32个蛋白点发生了变化选其中1个有明显改变的蛋白Centriolin(CP110)。结论本研究新鉴定出一个蛋白CP110。以前研究表明该蛋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推测此蛋白的显著改变可能与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标志物 帕金森病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颈部肿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颈部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经手术证实为颈部肿,回顾分析入组对象的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40例颈部肿患者扫描结果为9例来源于甲状腺,其中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3例为甲状腺癌,2例为甲状腺囊肿;10例来源于淋巴组织,其中3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淋巴结核,2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为慢性淋巴结炎;6例来源于唾液腺,其中3例为唾液腺良性混合瘤,2例为唾液腺癌;余下15例患者中,4例为颈部动脉体瘤,3例为纤维组织恶性细胞瘤,2例为皮下脂肪瘤,2例为颈部神经鞘瘤,2例为颈部腮裂囊肿,1例为颈部的毛细血管瘤,1例为甲状舌骨囊肿。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诊断患者颈部肿的位置和形态,在颈部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意义重大。

  • 标签: 多层螺旋CT 颈部肿物 临床诊断 意义
  • 简介:本文通过对联网相关技术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围绕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将联网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介绍了医疗联网相关背景,并从医院工作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效率化角度,提出了联网在医疗领域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 标签: 物联网 医疗信息化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内胎残留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宫腔内胎残留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治,应用腹部超声二维图像特点观察。结果超声诊断宫腔内胎残留106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103例,诊断符合率97.2%。结论超声诊断宫腔内胎残留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宫内胎物残留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800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BV检出率为32.4%,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23.7%,假丝酵母菌+BV检出率为12.9%滴虫+BV检出率为5.1%,滴虫检出率为3.45%。结论BV的检出率高,在阴道分泌检查时即使清洁度正常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并应注意混合感染。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BV 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折断的原因,并提出治疗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并采用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内固定折断。其中,股骨干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3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1例;锁定板折断者5例,加压板折断者4例,螺钉折断5枚,松动6枚。发生骨不连4例。结果病人术后过早负重是内固定折断的主要原因。但内固定选择不恰当、质量欠佳,骨不连,骨质疏松,手术操作不当,缺乏坚强的内固定和必要的外固定以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再次外伤等,都是导致内固定松动断裂的其他相关因素。一个内固定手术首先去除内固定折断的医源性因素,其次教会病人如何进行功能锻炼,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最后成功,病人出院后随访指导也非常关键。

  • 标签: 内固定物折断 应力遮挡 金属疲劳 出院后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佛山市乙肝病毒感染分布情况,为乙肝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乙肝标志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性别HBsAg感染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主要集中在10到19岁之间,“小三阳”集中在30岁到49岁的人群,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HBsAg(+)中以“小三阳”模式为主。抗-HBs(+)中以(2、5)(2、4、5)模式为主。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模式分析 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