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留隔离期的护理体会 。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留隔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 4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21 例,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 一周至半个月 护理后,观察患者满意度,分析患者体会。 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 100.00% ( 21/21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76.19% ( 16/21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留隔离期的护理体会较好, 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疑似患者 留观隔离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 COVID-19疑似患者留隔离期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3月 于我院留病房隔离的疑似COVID-19患者 91例,均实施留隔离期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 96.70%。 结论 对COVID-19疑似患者实施有效的留隔离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促使其积极应对病情,平稳度过隔离期,有利于疫情防治。

  • 标签: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留观隔离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异常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本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60例慢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其中 30例为观察组, 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并与治疗一个月后的血液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和 iPTH变化情况。研究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钙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磷指标和 iPTH较治疗前低,观察组数据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体质量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红单标水平和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更适合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患者,可以实现治疗效果的稳定提升,具备显著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 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8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100例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根据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护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每组均为 50列。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标准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以此为标准,加强护理流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安全性为指标,分析临床护理工作发挥的效用。结果: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 P< 0.05。结论:通过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当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在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安全管理 治疗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肋脊角入路的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婴幼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UPJO)并发肾积水的效果加以观察。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9月收治的 36例 UPJO并发肾积水的婴幼儿为例,对其采用经肋脊角入路的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约 75min。未留置肾造瘘管,术后 5-7d均顺利出院,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 1-2月拔出双 J管(输尿管支架管),术后 3个月行 B超检查,均临床治愈 (吻合口通畅,肾实质厚度增加 )。无尿路梗阻的发生。结论:对 UPJO并发肾积水的婴幼儿采用经肋脊角入路的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病情和缓解症状等有显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肋脊角入路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UPJO 肾积水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