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对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采取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26例采取有创通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动脉血气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报告了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BIPAP呼吸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气道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BIPAP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性机械通气(NPPV)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呼吸衰竭使用NPPV治疗的病人共56例进行研究,按照病人的病情以及上机标准,给予NPPV治疗,同时在治疗中采取全面高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全面高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本实验病人的PaO2均显著升高,而PaCO2显著降低,并成功脱机,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NPPV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呼吸衰竭病人,采取全面高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 标签: NPPV 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采用回顾性方法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的相关因素。并由此得出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且使用方便,患者易接受,使部分患者能免于气管插管,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其住院费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与探讨无创呼吸机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9月-2013年10月,选择本院呼吸科在肺栓塞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5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其pH值、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h其Pa02与PaCO2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插管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肺检塞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肺栓塞 呼吸衰竭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性护理在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一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使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32例,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周后的pH、PaO2、PaCO2变化情况,耐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aO2和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耐受情况强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指标变化、耐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NIPPV中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通气功能,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对通气耐受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方法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600例患者进行感染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25%,构成比为31.29%。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因素的控制,可预防和降低感染。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感染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方法,希望找到护理呼吸内科患者的最有效途径,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采取人性化护理和一般护理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不同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力度能够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控制,适宜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抢救率相比,实验组患者要明显高出很多,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应该加强和完善医院的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促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救治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11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111例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6.36%),其治疗后pH值、PaO2、SaO2及PaCO2等改善较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血气指标改善明显。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症状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选96例机械通气病人中,有27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8.13%,经分析发现患者发病与年龄、人工气道使用及使用抗生素有关,施行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后所得效果较好。结论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发病原因,并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医内科呼吸临床治疗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方法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研究范围内的患者分成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数量相同,都是40个,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支气管扩张剂与氧疗治疗,同时还要进行呼吸肌的康复训练。而对综合组的患者采取中医的综合治疗方式。完成后观察其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康复几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康复几率高。对实验组进行血气分析和肺部功能等指标进行观察发现,呼吸肌疲劳的现象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要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在改善呼呼吸肌疲劳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功效。

  • 标签: 中医 内科 呼吸 临床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1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9例。实验组在抢救的过程中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在抢救的过程中给予药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抢救后的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对于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有较高的抢救价值,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

  • 标签: 呼吸机 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临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2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特点,探讨T2DM合并OSAHS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风险。方法查阅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随机选取以T2DM为第一诊断入院、糖尿病病史不超过5年、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住院时间不少于3天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55±5)岁,其中男性64例,女性58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42例,有OSAHS合并T2DM患者80例。将单纯T2DM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标准将OSAHS合并T2DM患者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分析各组糖化血红蛋白和ABI的变化。ABI测量方法是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2DM合并OSAHS各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T2DM合并OSAHS患者与对照组HbA1c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OSAHS患者与对照组ABI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大患者ABI明显降低,说明2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周围血管风险明显增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停呼吸眠暂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踝肱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利尿等常规治疗,并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纳洛酮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院后用药问题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因素,为保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帮助。并针对老年人用药特点制定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结果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能按正确的护理措施,合理用药,提高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用药要谨慎,需配合正确的护理干预。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计数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的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重型脑出血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的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

  • 标签: 脑出血 呼吸道管理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研究临床诊治措施,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中心儿科门诊治疗的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各30例,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60例患儿在治疗结束后均全部康复。结论及时给予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效的诊治对策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积极进行锻炼,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该病。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使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2年我院的100例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的效果来进行探讨,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来综合考虑。结果在完成了患者的治疗随访后,我们得知,慢性咳嗽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咳痰有效率为90.5%,咽痒有效率96.4%,喘息有效率68.2%,反流有效率85.1%。以上的数据均显示出使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来进行慢性咳嗽症状的效果比较好,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有较大差异性。结论呼吸内科中慢性咳嗽比较多见,患者患病后咽部不适,呼吸不畅,而使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慢性咳嗽 阿斯美 酮替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