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灭蚊诱捕蚊虫效果,为灭蚊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在部队营区及市郊公园各放置1台灭蚊,用帐诱法同步进行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灭蚊共诱捕蚊虫3153只,其中淡色库蚊占86.7%,三带喙库蚊占4.7%,白纹伊蚊占4.6%,刺扰伊蚊占4.O%。结论灭蚊磁场对多种蚊虫有良好的连续诱捕效果,是灭蚊及监测蚊虫密度较理想的工具。

  • 标签: 灭蚊磁 蚊虫 密度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场液相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解析高分辨率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场液相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与蛋白质标记技术、核脉冲技术及谱仪硬件技术等密切相关,而液相核磁共振技术已经突破了蛋白质分子量的限制,甚至可以对几万或几十万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结构和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关于蛋白质动力学研究一直是蛋白质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各项关于动力学研究的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液相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应用于蛋白质多个位点,并同时进行动力学研究的手段。本文主要阐述顺弛豫增强核新技术对蛋白质溶液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 标签: 顺磁弛豫增强 核磁共振 蛋白质动态 蛋白质结构
  • 简介:摘要神经眼科学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是介于神经科学和眼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因此医生既要熟练掌握神经科学,又要熟悉眼科学相关知识。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核磁共振应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对于神经眼科学而言,掌握相关磁共振知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MRA(磁共振的血管成像)、MRV(磁共振的静脉成像)、fMRI(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等核新技术在神经眼科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从德国SQUID公司引进了心图检查设备。心图检查是无创心功能检查领域的新技术,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敏感、准确。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检查探头距胸部1~2cm,不接触患者皮肤,不需要脱衣服,15分钟左右即可舒适地完成检查,并能够在检查结束后马上得到检查结果和诊断。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插管,不需要注

  • 标签: 冠心病 无创性检查 心磁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静脉窦血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取MRI检查、CT检查及MRI+MRV检查,结合初次影像诊断确诊结果,对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经初次影像诊断确诊28例,MRI检查确诊15例、CT检查确诊10例、MRI+MRV检查确诊28例;MRI+MRV检查确诊率优于MRI检查、CT检查;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静脉窦血栓,采取MRI+MRV检查诊断准确率颇高,能够避免漏诊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MRI检查 MRV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MRI诊断检查,其中20例患者联合进行MRV检查,24例患者实施CT检查,观察核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效果。结果MRI检查以及MRI联合MRV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都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实施核诊断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指导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下,23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和周密的术后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磁导航 房颤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rTMS(重复经颅刺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它通过无衰减颅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磁场,感应通过电流改变皮层细胞神经的动作电位进行改变。它被用来治疗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失眠是最常见的。随着社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失眠。rTMS还被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及其电生理改变的研究,本文概述了失眠的发病机制、脑网络改变、治疗效率以及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诊断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I检查,其中18例并行MRV检查,25例行CT检查,行脑血管静脉血管造影检查者为16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30例行MRI检查,检查符合17例,符合率为56.67%,CT检查符合为6例,符合率为20.0%,明显低于MRI符合率(P<0.05);MIR+MRV检查、DSA检查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在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诊断上,MRI与MRV准确性高,对其形成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 诊断价值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核增强扫描中的巧妙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需进行核增强检查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0例和对照组280例。观察组应用巧妙的使用套管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针穿刺方法。评价并比较2组穿刺部位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次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发生造影剂的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再次穿刺率为零。结论与常规使用静脉套管针方法对比,这种巧妙的使用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建议在核增强扫描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套管针 核磁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转移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低场核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低场核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单发病灶6例,所有病灶直径均未超过3cm,多发24例。结论脑转移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低场核平扫加增强扫描诊断,可提高其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场核磁 临床应用 脑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