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英文缩写PDT)又称光敏疗法、光化学疗法。原理是以特定波长630nm的激光,激活肿瘤组织内相对高浓度的光敏剂,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自由基、单态氧和血栓素A2,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 标签: 肿瘤 光动力治疗 食管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促胃动力药对产妇产后缺乳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采用2011年3月—2011年12月所治产妇缺乳30例进行比较。治疗组给予多潘立酮.每日3次.每次10mg,连服7天。对照1组给予催乳糖浆,每日3次,每次15ml,连服7天。对照2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炖猪蹄口服7天。结果治疗前30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乳,治疗后多潘立酮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有效率90%。结论促胃动力药不但能增强胃肠动力,亦能阻断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促进泌乳素的分泌,故有一定的催乳作用。

  • 标签: 促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 缺乳 禁用
  • 简介:摘要医院器械、设备直接参与患者的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医院的后勤管理中搞好仪器、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医疗器械维修问题进,探究设备门诊/设备急诊的维修模式进行探究。

  • 标签: 设备维修新模式 设备门诊 设备急诊模式
  • 简介: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UPLC)是近年来发展十分快速的以更小颗粒(粒径一般小于2μm)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是HPLC近年来技术革新的产物。本文对超高效液相色谱近年来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代谢动力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麻醉药的药物效应动力学。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以阐明药物的效应、作用机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 标签: 静脉麻醉药 药物效应动力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在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度收治的38例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的患者临床病例及随访记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过DCS治疗的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8为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经术后1-8个月随访,患者康复情况乐观,基本可以自由行动。讨论动力髁螺钉(DCS)具有易操作,术后恢复效果好等特点,同时动力髁螺钉(DCS)系统有着手术切口较大,术中需要剥离的软组织较多等缺点,这样会影响患者的局部血液供应,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或者冠状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要慎重使用。在经过慎重的术前计划后,动力髁螺钉(DCS)是可以在临床中大量推广使用的。

  • 标签: 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动力髁螺钉(DCS)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局部麻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局麻药进人体内中央室的速率与给药方式直接有关。各种麻药的分布形式大体上相似,但人体对不同药物的处置速率并不相同,与各个药物的理化性质相关。

  • 标签: 局部麻醉药 药代动力学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光动力联合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明确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尿道尖锐湿疣患者50例,根据病情,选择光动力联合激光对其进行治疗,每个部位半个小时,每周1次,1个疗程共3次。并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痊愈,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光动力联合激光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光动力 激光 尖锐湿疣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医院发展、构建和谐医院的过程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于一个医院来说,只要将全体员工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以素质领先推动发展领先,就能不断开创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 标签: 培训 素质 发展 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与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更好,具体表现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少以及手术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174。结论采用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都较少,愈合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髋动力带锁钢板 股骨粗隆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方法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使设备维修专业化、规范化。结果建立完善了医疗设备维修制度,提高了医疗设备维修水平。结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 制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及老年化,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不断地上升,由此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LUTS病因多样化及复杂化,彩超、直肠指检(DRE)等检查方法尚不能表达LUTS机制。导致外科治疗BPH术前评估可信度低、术后疗效不理想、并发症多等一系列问题。尿动力学(UDS)是诊断LUTS功能障碍的唯一方法,在解释LUTS机制中逐渐显示其优越性,在BPH患者的诊断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该文对BPH患者应用UDS进行术前检查、术后评价及并发症的分析予以综述。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膀胱出口梗阻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股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股粗隆间骨折患者,对36例患者进行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在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30个月的随访,36例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无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22例优,10例良,4例差,优良率高达88.89%。结论髋动力带锁钢板在治疗股粗隆间骨折富恶化生物力学要求,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固定牢靠等优点,在术后早期还可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其比传统的髋螺钉更具有优越性。

  • 标签: 髋动力带锁钢板 股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方法运用经颅多普勒脑血管超声(TCD)仪检查了偏头痛患者528例,健康对照组19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TI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检测。结果发现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与健康对照者的TCD检测异常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先兆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18.6%)比无先兆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8.2%)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偏头痛合并紧张性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53.2%)比单纯性偏头痛组的TCD检测异常率(12.6%)明显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1)。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确实存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它们可能影响着偏头痛患者的先兆发生和疾病预后。

  • 标签: 偏头痛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引导下光动力治疗消化道癌性狭窄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采用DSA引导下光动力治疗消化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结果提供精细的心理护理;提供舒适、安全的避光环境;给予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护理。经过以上护理,所有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无1例患者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实施细致、周到的护理干预是DSA引导下光动力治疗成功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树立高度文化自觉,从增强先进文化的执行力入手,发挥先进文化“五力”功能作用,构建疾控文化,强化疾控事业的“精、气、神”,为实现疾控的科学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 标签: 构建先进文化 疾控 科学发展
  • 简介: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是局部血管的异常改变而产生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常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破裂过程十分复杂,通常认为与遗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环境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动物模型的建立,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及3D数字减影技术的应用,颅内动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力学研究 血流 WILLIS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并分析器安全性,研究在临床是否值得使用。方法由我院骨科医师从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集54例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患者治疗方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治疗方案是支架外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负重行走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值得使用。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