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109例患者共162个病灶进行了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以手术病理或MMT活检病理为金标准,对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个良性病灶误诊为恶性,10例恶性病例误诊为良性。结论正确掌握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及完善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物的准确性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乳腺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肛裂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肛裂患者纳入实验观察,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和观察组(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各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89.29%,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3.9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肛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肛裂切除术。

  • 标签: 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 肛裂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姚女士今年48岁,好端端的身体,突然发现阴道液。开始很少,仅在内裤发现,之后渐多,竟然离不开卫生纸,后来卫生纸少了就出问题。常常弄得裤子一片湿淋淋的。在丈夫的再三催促下,才来到医院。大夫经过仔细的检查,又是B超,又是血清化验,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患了不常见的输卵管癌。还好,由于治疗及时,命总算保住了。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

  • 标签: 原发性输卵管癌 卫生纸 经阴道 主要表现 妇科恶性肿瘤 阴道内
  • 简介:吃得太饱后打嗝,容易产生烧心的感觉.这样的体会每个人都有过.其实这也是胃食管反病的症状。专家指出.吃得太饱自然就会加大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浓度就会增加。此外.吃得太饱,容易导致胃部腹压过大.从而让责门闭合不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吃饭 闭合不全 胃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未婚妇女进行药的有效护理,能够在医疗安全的条件下,很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病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康复,使得药能够顺利进行。笔者针对64例,年龄在23—30之间已经经期停止50天之内的未婚早孕妇女进行了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护理干预,进行了新形式的未婚妇女的药护理。结果显示,64例未婚妇女在药流后完全康复的有60例,失败流产的有1例,不完全流产的有3例。由此得出如下结沦值得肯定的是药物流产对未婚妇女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创伤较小,操作上更加便捷,但是在全程护理过程中应该实行行之有效的监护,才能达到良好治愈效果。

  • 标签: 未婚妇女 药物流产 护理
  • 简介: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皮肤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弹性变化。方法:应用SWE技术,分别于12例银屑病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对其14个皮损部位皮肤进行弹性测量,获得杨氏模量值,比较皮损部位皮肤急性期和恢复期弹性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急性期皮损部位皮肤的平均弹性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4.8±29.9)kPa、(52.1±26.3)kPa和(41.8±22.3)kPa;恢复期平均弹性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5.1±20.3)kPa、(29.0±17.5)kPa和(25.1±15.2)kPa,急性期杨氏模量值明显比恢复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2,t=5.48,t=5.06;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患处皮肤急性期弹性较恢复期弹性具有明显差异,剪切波弹性成像为银屑病及其他皮肤疾病的诊断及评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银屑病 皮肤弹性
  • 简介: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isintegrinandmetalloprotease,ADAM)又名MDC(MetalloproteaseDisintegrinCysteine-rich),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多个功能区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大约由80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典型的ADAM蛋白其蛋白序列含保守的具有多个特征性的功能域,从N肽基端到C肽基端依次为信号肽区域、前调控区域、金属蛋白酶区域、解聚素区域、富半胱氨酸区域、上皮生长因子区域、跨膜区域和胞内区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区域。

  • 标签: 金属蛋白酶 解聚素 活化作用 家族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 细胞表面糖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诊断肌肉挫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3例经临床和MRI证实的肌肉挫伤患者作为病例组,另以2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高频超声观察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肌肉的形态大小,回声情况。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观察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肌肉图像颜色,并测量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肌肉的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和杨氏模量值(E)。 结果: 对照组患者高频超声图像显示肌肉肿胀增厚,回声增高或减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图像呈绿色或蓝绿色,对照组患者高频超声图像显示肌肉大小形态正常,回声无增高或减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图像呈均匀一致的蓝色。测量的病例组的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和杨氏模量值(E)均低于于健康志愿者的对照组(P

  • 标签: 高频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肌肉挫伤 剪切波传播速度 杨氏模量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抗反治疗对哮喘并发反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哮喘并发反性食管炎的患儿3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单纯给予吸入的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剂100μg每天2次,布地奈德200μg每天2次.连续6周;B组除以上药物外加奥美拉唑10mg每天1次,吗叮啉5mg每天3次,连续6周。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行肺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人周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或消失,症状缓解。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流量及以上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在B组较A组明显提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加抗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

  • 标签: 儿童 哮喘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抗反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胃食管反相关性慢性咳嗽并咽喉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20.1-2021.6,从本院就诊患者中选取自愿配合研究的50例胃食管反相关性慢性咳嗽并咽喉反患者(观察组)、50例胃食管反相关性慢性咳嗽患者(对照组)进行研究,获取其基础资料、症状体征,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咳嗽症状评分、RSI评分高于对照组,咽部症状、喉部症状与咽喉部症状发生率大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明确胃食管反相关性慢性咳嗽并咽喉反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辅助临床鉴别诊断患者,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慢性咳嗽 咽喉反流 基础资料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残端第二次剪切的最佳时机选择与操作技巧。方法将744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各248例。各组二次断脐时间分别为生后24小时(A组),36-48小时(B组),72小时(C组),三组断脐的方法,日常护理和出院指导相同,比较新生儿不同时机二次断脐的处理对脐部修复时期的并发症及其影响。结果B、C组渗血发生例显著低于A组(均P<0.01),A、B组疑似炎性渗出物,脐部修复比较类似(P>0.05)。结论为减少二次剪切后脐部渗血的发生,我们不能教条式地把剪切时间一概定在出生后的某个时间,应根据脐带粗细不同及脐带周围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对新生儿脐带进行二次剪切

  • 标签: 新生儿 第二次剪切时间选择 操作技巧 脐带护理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笔者从中医的角度对本病进行了初步辨析,认为胃气上逆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脾胃虚弱是发病基础,肝失流泄,大肠传导失司,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用补脾益气,和胃降逆枳术汤加味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析 枳术汤
  • 简介:近几年,在医院的妇产科门诊患者中,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人数逐年升高,而且多次流产的患者也在增加,似乎人工流产成了解决怀孕后不要孩子的“捷径”。而专家的忠告是,不管是人工流产,还是药物流产,都会严重影响妇女自身的生殖健康。

  • 标签: 人工流产 药物流产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避孕方法 生殖健康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性咽喉病实际上指一组以胃食管反为病因而产生的咽喉部病变及其相应症候群。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改善反症状者,应开始系统的药物治疗。治疗目的为减少反,缓解症状,降低反物质对粘膜损害,增强食管粘膜抗反防御功能,达到治愈胃食管反性疾病,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重要并发症的作用。

  • 标签: 食管疾病 咽喉病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病